適可而止的讀音 適可而止的意思
【解釋】適可:恰好可以。到適當的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出處】《論語·鄉黨》:“不多食”宋·朱熹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示例】從來沒有暴風雨能夠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們也吃不消,所以我們要它~。 ◎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近義詞】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反義詞】過猶不及、得寸進尺【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適
- 可
- 而
- 止
“適可而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ì kě ér zhǐ]
- 漢字注音:
- ㄕˋ ㄎㄜˇ ㄦˊ ㄓˇ
- 簡繁字形:
- 適可而止
- 是否常用:
- 是
“適可而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適可而止 shìkě érzhǐ
[stop before going too far;never overdo sth.;stop where you reach the limit] 做到適當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
你說得太多了適可而止吧
辭典解釋
適可而止 shì kě ér zhǐ ㄕˋ ㄎㄜˇ ㄦˊ ㄓˇ 恰到好處就停止,不再繼續下去。
《東周列國志.第七○回》:「所以然者,由我王能恤民力,適可而止,去其醉飽過盈之心故也。」
《文明小史.第二回》:「同外國人打交道,亦只好適可而止。」
近義詞
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反義詞
過猶不及英語 to stop before going too far (idiom)?; to stop while one can, don't overdo it, stop while you're ahead
德語 gem??igt
法語 (expr. idiom.)? s'arrêter en temps opportun, ne pas aller trop loin
網絡解釋
【解釋】適可:恰好可以。到適當的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
【出處】《論語·鄉黨》:“不多食”宋·朱熹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示例】從來沒有暴風雨能夠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們也吃不消,所以我們要它~。 ◎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
【近義詞】恰如其分、恰到好處
【反義詞】過猶不及、得寸進尺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適可而止”的單字解釋
【適】:[shì]1.去,往。2.歸向;歸從。3.女子出嫁。4.順從。5.適合,符合。6.節制;調節。7.恰當,得當。8.齊等。9.悅樂,滿足。10.和順,順適。11.安逸,閑適。12.舒適,和暢。13.善,美好。14.辟領。古喪服之領。15.遇。16.是,則,即是。17.正好,恰巧。18.偶然。19.剛才,方才。20.連詞。如果,假若。表示假設關係。21.同“擿”。投擲。22.同“啻”。副詞。但,僅僅。23.用同“釋”。[dí]1.專主,作主。2.同“嫡”。正妻稱“嫡妻”,正妻所生之子稱“嫡子”。3.指正統,正宗。4.親厚。5.同“諦”。注意,仔細。6.同“的”。指的,對象。7.同“的”。清楚,分明。[zhé]1.責備,譴責。2.責罰,懲罰。3.貶謫。4.毛病;過失。5.舊指天象變異。
【可】:[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攔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覽從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僅;只:這話你說過不止一次了。5.姓。
“適可而止”的相關詞語
* 適可而止的讀音是:shì kě ér zhǐ,適可而止的意思:【解釋】適可:恰好可以。到適當的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出處】《論語·鄉黨》:“不多食”宋·朱熹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示例】從來沒有暴風雨能夠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們也吃不消,所以我們要它~。 ◎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近義詞】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反義詞】過猶不及、得寸進尺【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適可而止 shìkě érzhǐ
[stop before going too far;never overdo sth.;stop where you reach the limit] 做到適當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
你說得太多了適可而止吧
辭典解釋
適可而止 shì kě ér zhǐ ㄕˋ ㄎㄜˇ ㄦˊ ㄓˇ恰到好處就停止,不再繼續下去。
《東周列國志.第七○回》:「所以然者,由我王能恤民力,適可而止,去其醉飽過盈之心故也。」
《文明小史.第二回》:「同外國人打交道,亦只好適可而止。」
近義詞
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反義詞
過猶不及英語 to stop before going too far (idiom)?; to stop while one can, don't overdo it, stop while you're ahead
德語 gem??igt
法語 (expr. idiom.)? s'arrêter en temps opportun, ne pas aller trop loin
【解釋】適可:恰好可以。到適當的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
【出處】《論語·鄉黨》:“不多食”宋·朱熹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示例】從來沒有暴風雨能夠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們也吃不消,所以我們要它~。 ◎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
【近義詞】恰如其分、恰到好處
【反義詞】過猶不及、得寸進尺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適】:[shì]1.去,往。2.歸向;歸從。3.女子出嫁。4.順從。5.適合,符合。6.節制;調節。7.恰當,得當。8.齊等。9.悅樂,滿足。10.和順,順適。11.安逸,閑適。12.舒適,和暢。13.善,美好。14.辟領。古喪服之領。15.遇。16.是,則,即是。17.正好,恰巧。18.偶然。19.剛才,方才。20.連詞。如果,假若。表示假設關係。21.同“擿”。投擲。22.同“啻”。副詞。但,僅僅。23.用同“釋”。[dí]1.專主,作主。2.同“嫡”。正妻稱“嫡妻”,正妻所生之子稱“嫡子”。3.指正統,正宗。4.親厚。5.同“諦”。注意,仔細。6.同“的”。指的,對象。7.同“的”。清楚,分明。[zhé]1.責備,譴責。2.責罰,懲罰。3.貶謫。4.毛病;過失。5.舊指天象變異。
【可】:[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攔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覽從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僅;只:這話你說過不止一次了。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