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簪墜屨的讀音 遺簪墜屨的意思
【解釋】遺:遺失;墜:掉落;屨: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后指不忘舊友叫“不棄遺簪墜屨”。【出處】《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近義詞】遺簪墜履【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 遺
- 簪
- 墜
- 屨
“遺簪墜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í zān zhuì jù]
- 漢字注音:
- ㄧˊ ㄗㄢ ㄓㄨㄟˋ ㄐㄩˋ
- 簡繁字形:
- 遺簪墜屨
- 是否常用:
- 否
“遺簪墜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遺簪墜履"。 2.《韓詩外傳》卷九:"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漢賈誼《新書.諭誠》:"昔楚昭王與吳人戰,楚軍敗,昭王走,屨決眥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于隋,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昭王曰:'楚國雖貧,豈愛一踦屨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國之俗無相棄者。"后人合兩事為"遺簪墜屨",比喻舊物或故情。 3.指遺棄的簪珥鞋襪。 辭典解釋
遺簪墜屨 yí zān zhuì jù ㄧˊ ㄗㄢ ㄓㄨㄟˋ ㄐㄩˋ 遺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舊。《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之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也作「遺簪墮履」。
網絡解釋
【解釋】遺:遺失;墜:掉落;屨: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后指不忘舊友叫“不棄遺簪墜屨”。
【出處】《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近義詞】遺簪墜履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遺簪墜屨”的單字解釋
【遺】:1.遺失;丟失。2.遺漏。3.指失物。4.指散逸的典籍。5.缺漏;失誤。6.遺棄;捨棄。7.遺忘。8.遺留。9.剩餘,未盡。10.指前代遺留的風氣、風格等。11.離開,脫離。參見“遺世”。12.墮,落下;下垂。13.專指死人留下的。14.指帝王臨終遺命。15.謂排泄大小便或精液。16.指便溺。17.廢止。
【簪】:1.簪子,舊時用來別住頭發的一種飾物。用金屬、玉石、骨頭等制成。2.插;戴:簪花。
【墜】:同“墜”。
【屨】:同“屨”。
“遺簪墜屨”的相關詞語
* 遺簪墜屨的讀音是:yí zān zhuì jù,遺簪墜屨的意思:【解釋】遺:遺失;墜:掉落;屨: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后指不忘舊友叫“不棄遺簪墜屨”。【出處】《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近義詞】遺簪墜履【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基本解釋
1.亦作"遺簪墜履"。 2.《韓詩外傳》卷九:"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漢賈誼《新書.諭誠》:"昔楚昭王與吳人戰,楚軍敗,昭王走,屨決眥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于隋,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昭王曰:'楚國雖貧,豈愛一踦屨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國之俗無相棄者。"后人合兩事為"遺簪墜屨",比喻舊物或故情。 3.指遺棄的簪珥鞋襪。辭典解釋
遺簪墜屨 yí zān zhuì jù ㄧˊ ㄗㄢ ㄓㄨㄟˋ ㄐㄩˋ遺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舊。《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之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也作「遺簪墮履」。
【解釋】遺:遺失;墜:掉落;屨: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后指不忘舊友叫“不棄遺簪墜屨”。
【出處】《北史·韋夐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近義詞】遺簪墜履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舊物或故情
【遺】:1.遺失;丟失。2.遺漏。3.指失物。4.指散逸的典籍。5.缺漏;失誤。6.遺棄;捨棄。7.遺忘。8.遺留。9.剩餘,未盡。10.指前代遺留的風氣、風格等。11.離開,脫離。參見“遺世”。12.墮,落下;下垂。13.專指死人留下的。14.指帝王臨終遺命。15.謂排泄大小便或精液。16.指便溺。17.廢止。
【簪】:1.簪子,舊時用來別住頭發的一種飾物。用金屬、玉石、骨頭等制成。2.插;戴:簪花。
【墜】:同“墜”。
【屨】:同“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