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怎么讀 郇的意思
“郇”字共有2個讀音:
[xún]
[huán]

漢字 | 郇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ㄩㄣˊ|ㄏㄨㄢˊ |
部首 | [阝] 雙耳刀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6 |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0C7 |
其它編碼 | 五筆:qjbh 倉頡:panl 鄭碼:ryky 四角:27627 |
筆順編碼 | 35251152 |
筆順筆畫 | ノフ丨フ一一フ丨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豎 橫折 橫 橫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
郇字的意思
[huán]
姓。
[xún]1.周朝國名,在今山西臨猗西。
2.姓。
郇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郇
xún ㄒㄩㄣˊ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姓。其它字義
● 郇
huán ㄏㄨㄢˊ
◎ 姓。
英語 an ancient feudal State in Shaanxi
德語 Xun (Eig, Fam)
法語 (nom d'un état féodal)?
郇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郇 Huán
〈名〉
(1) 姓
郇,姓。出絳州。——《廣韻》
(2) 另見 xún
基本詞義
◎ 郇 Xún
〈名〉
(1) 周朝國名 [Xun state]。姬姓。周文王子封于此。春秋時為晉地。在今山西臨猗縣南
(2) 姓
(3) 另見 huán
郇字的辭典解釋
郇ㄒㄩㄣˊxún名
國名。周代諸侯國,姬姓,后為晉所滅。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猗氏縣西南。
姓。如東漢時有郇越。
康熙字典解釋
郇【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旬。國名。《說文》在晉地。《詩·曹風》四國有王,郇伯勞之。《註》郇伯,郇侯,文王之後。嘗爲州伯,治諸侯有功。
又《廣韻》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師退軍于郇。《註》解縣西北有郇城。
又姓。漢有郇越。
又《廣韻》戸關切《集韻》胡關切,??音環。亦姓也。唐郇模。《宛委餘篇》郇越之郇,音荀。郇模之郇,音環。《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郇【卷六】【邑部】
周武王子所封國,在晉地。從邑旬聲,讀若泓。相倫切
說文解字注
(郇)周文王子所封國。文各本作武。誤。今依篇韻正。左傳。富辰曰。郇、文之昭也。毛傳曰。郇伯、郇矦也。左傳曰軍於郇、曰盟於郇、曰必居郇瑕氏之地、皆是也。郇國爲晉所幷。在晉地。在二志之河東解縣。今山西蒲州府臨晉縣東北十五里有故郇城。從邑。旬聲。相倫切。十二部。讀若泓。此合韻也。疑當作淵。
郇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郇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