鄏怎么讀 鄏的意思
“鄏”字共有1個讀音:
[rǔ]

漢字 | 鄏 |
---|---|
讀音 |
|
注音 | ㄖㄨˇ |
部首 | [阝] 雙耳刀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10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10F |
其它編碼 | 五筆:dfeb 倉頡:minl 鄭碼:ghdy 四角:77327 |
筆順編碼 | 131153412452 |
筆順筆畫 | 一ノ一一フノ丶一丨丶フ丨 |
筆順名稱 | 橫 撇 橫 橫 豎提 撇 點 橫 豎鉤 點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
鄏字的意思
郟鄏(Jiárǔ),古山名,在今河南洛陽西北。
鄏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鄏
rǔ ㄖㄨˇ
◎ 〔郟(jiá)鄏〕古山名,在今中國河南省洛陽市西北。
英語 place in Henan province
德語 Ortsname (S)
法語 (nom de lieu)?
鄏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鄏 rǔ
〈名〉
(1) ——地名用字。 [郟]:古地名。周朝東都。舊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境內
(2) 姓
鄏,見《姓苑》。——《萬姓統譜·沃韻》
鄏字的辭典解釋
鄏ㄖㄨˋrù名
郟鄏:地名。周成王定鼎于此,故址約位于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洛陽縣西。
康熙字典解釋
鄏【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如欲切,??音辱。郟鄏,邑名,在河南。《集韻》河南縣直城門宮陌地也。餘詳前郟字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鄏【卷六】【邑部】
河南縣直城門官陌地也。從邑辱聲。《春秋傳》曰:“成王定鼎于郟鄏。”而蜀切
說文解字注
(鄏)郟鄏、逗。二字依韻會補。河南縣直城門官陌地也。官、趙抄宋本李仁甫本作宮。今集韻作宮。類篇作官。似官是。官陌卽今云官路也。河南縣者、二志皆云河南郡河南。郡縣同名。故但云河南縣、以別於凡縣不云縣也。若漢魏時碑則云河南河南矣。漢雒陽縣、周之成周也。漢河南縣、周之王城也。今河南河南府府東北二十里有雒陽故城。府城西北有河南故城。河南故城西有郟鄏陌。或謂之郟山。北二里曰邙山。從邑。辱聲。而蜀切。三部。春秋傳曰。成王定鼎于郟鄏。宣三年左傳文。按逸周書云。周公作大邑成周於中土。南繫於雒水。北因於郟山。以爲天下之大湊。地理志曰。河南郡河南、故郟鄏地。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營以爲都。是爲王城。是則漢之河南縣、左傳之郟鄏也。周時郟鄏爲大名。漢時專??城外官陌爲郟鄏陌。舊名之僅存者。故皇甫謐、杜預皆云。縣西有郟鄏陌也。許君先舉漢陌。後舉周地。使文義相足。別詳邙下。
鄏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鄏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