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鄗怎么讀 鄗的意思

    “鄗”字共有1個讀音: [hào]  
    鄗
    漢字
    讀音 [hào]
    注音 ㄏㄠˋ
    部首 [阝]  雙耳刀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10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117
    其它編碼 五筆:ymkb 倉頡:ybnl 鄭碼:sjly 四角:07227
    筆順編碼 412512525152
    筆順筆畫 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フ丨
    筆順名稱 點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鉤 豎 橫折 橫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鄗字的意思

    1.古縣名,在今河北柏鄉北。

    2.姓。

    鄗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hào ㄏㄠˋ

     ◎ 〔鄗縣〕古地名,在今中國河北省柏鄉縣北。

    英語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法語 (comté dans la province de Hebei)?

    鄗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hào

    〈名〉

    (1) 古縣名 [Hao county]。春秋屬晉,戰國屬趙。故城在今河北省柏鄉縣北

    鄗,常山縣,世祖所即位。——《說文》。今為高邑,從邑,高聲。

    國夏伐晉,取邢任欒鄗。——《左傳·哀公四年》

    (2) 假借為“鎬”。武王都邑名 [Hao capital]

    杜伯射王于鄗。——《國語·周語》

    武王以鄗。——《荀子·王霸》

    遂繞豐鄗。——班固《西都賦》。在今陜西西安。

    鄗字的辭典解釋

    鄗ㄏㄠˋhào名

    地名:? ?周武王的都城。故址在今大陸地區陜西省西安市附近。通「鎬」。? ?春秋時晉邑。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北省柏鄉縣北。

    鄗ㄑㄧㄠqiāo名

    山名。約位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成皋縣境。

    康熙字典解釋

    鄗【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皓。《正字通》春秋晉邑,戰國屬趙。《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郉、任欒、鄗。《註》鄗,晉地。後漢光武卽位于此,攺名高邑,卽今趙州高邑縣。

    又與鎬通。《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註》酆、鄗,二水名。文王都酆,武王都鄗。

    又《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敲。水名。《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閒。《註》敖、鄗,二水名,在滎陽縣西北。

    又《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壑。

    又《集韻》虛到切,音耗。義??同。

    又《字彙補》居囂切,音郊。地名。與郊同。《史記·秦本紀》取王官及鄗。《左傳·文三年》作郊。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鄗【卷六】【邑部】

    常山縣。丗祖所即位,今爲高邑。從邑高聲。呼各切

    說文解字注

    (鄗)常山縣也。從邑。高聲。呼各切。古音在二部。世祖所卽位。今爲高邑。前志曰。常山郡鄗。世祖卽位更名高邑。後志曰。常山國高邑。故鄗。光武更名。按今直??趙州栢鄉縣之縣北二十里有故鄗城是也。春秋時晉邑。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鄗。杜曰。鄗卽高邑縣。

    鄗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鄗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