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怎么讀 鄣的意思

漢字 | 鄣 |
---|---|
讀音 |
|
注音 | ㄓㄤ |
部首 | [阝] 雙耳刀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1 |
異體字 | 障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123 |
其它編碼 | 五筆:ujbh 倉頡:yjnl 鄭碼:suey 四角:07427 |
筆順編碼 | 4143125111252 |
筆順筆畫 |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フ丨 |
筆順名稱 | 點 橫 點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
鄣字的意思
周朝國名,在今山東東平東。
鄣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鄣
zhāng ㄓㄤˉ
◎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東平縣東。
英語 name of an ancient city in N. Jiangsu, near Shandong
德語 Ortsname (S)
法語 (nom de lieu)?
鄣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鄣 zhāng
〈名〉
(1) 古邑名 [Zhang town]。本為紀國邊邑
鄣,紀邑也。從邑,章聲。——《說文》
秋七月,齊人降 鄣。——《春秋·莊公三十年》。 楊伯峻注:“鄣,當即《昭十九年傳》之 紀鄣。 紀鄣者,本 紀國之 鄣邑也。當在今 江蘇省贛榆舊城北。”
(2) 古郡名 [Zhang prefecture]。秦置。漢為故鄣,屬丹陽郡。今浙江省長興縣西南有故鄣城
〈動〉
同“障”。阻塞,阻隔 [block;barrier]
自鄣葉。——三國魏· 邯鄲淳《笑林》
以葉自鄣。
鄣字的辭典解釋
國名。春秋時周朝屬國。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東平縣東。
康熙字典解釋
鄣【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說文》紀邑也。《春秋·莊十三年》齊人降鄣。《註》鄣,紀附庸國。東平無鹽縣東北有鄣城。
又莒邑。《左傳·昭十九年》齊伐莒,莒子奔紀鄣。《註》紀鄣,莒邑也。
又《等韻》之亮切。與障同。《禮·祭法》鯀鄣洪水而殛死。《前漢·張湯傳》居一鄣閒。《註》謂塞上要險處,築城以爲鄣蔽。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鄣【卷六】【邑部】
紀邑也。從邑章聲。諸良切
說文解字注
(鄣)紀邑也。春秋經莊三十年。齊人降鄣。公羊、榖梁皆曰。鄣、紀之遺邑也。劉歆、賈逵依之。許說同。杜云。紀附庸國。東平無鹽縣東北有鄣城。歫紀太遠。非許意也。古紀國在今山東青州府壽光縣西南三十里紀城。鄣邑當附近。卽昭十九年左傳之紀鄣也。紀鄣者、本紀國之鄣邑。猶齊語紀酅謂本紀國之酅邑也。公、榖云鄣、紀之遺邑。與左傳云紀鄣合。杜云。紀鄣在東海贛榆。是也。莊三十年之鄣卽此。杜分爲兩地。非。今江蘇海州贛榆縣縣北七十五里有故紀鄣城。亦曰紀城。從邑。章聲。諸良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