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損的讀音 酌損的意思
酌損 酌情減損 《易·損》:“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孔穎達 疏:“酌損之者,剛勝則柔危,以剛奉柔,初未見親也。故須酌而減損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損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謙自貶,以防滿溢。 唐 劉禹錫 《代裴相公讓官第二表》:“竊位既久,妨賢則多。以積年之過幸,致今日之沉疾。不能酌損,所以生災。” 唐 韋執中 《白云無心賦》:“非欲恢宏自覆乎大荒之際,焉知酌損不逾於膚寸之間。”
- 酌
- 損
“酌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uó sǔn]
- 漢字注音:
- ㄓㄨㄛˊ ㄙㄨㄣˇ
- 簡繁字形:
- 酌損
- 是否常用:
- 否
“酌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酌情減損。《易.損》:"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孔穎達疏:"酌損之者,剛勝則柔危,以剛奉柔,初未見親也。故須酌而減損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損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謙自貶,以防滿溢。
網絡解釋
酌損
酌情減損
《易·損》:“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孔穎達 疏:“酌損之者,剛勝則柔危,以剛奉柔,初未見親也。故須酌而減損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損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謙自貶,以防滿溢。 唐 劉禹錫 《代裴相公讓官第二表》:“竊位既久,妨賢則多。以積年之過幸,致今日之沉疾。不能酌損,所以生災。” 唐 韋執中 《白云無心賦》:“非欲恢宏自覆乎大荒之際,焉知酌損不逾於膚寸之間。”
“酌損”的單字解釋
【酌】:1.倒酒;喝酒:對酌。自斟自酌。2.酒飯:便酌。3.考慮;商量:酌加修改。
【損】:1.減少:損益。增損。損兵折將。2.損害:損人利己。有益無損。3.損壞:破損。完好無損。4.用尖刻的話挖苦人:損人。5.刻薄;惡毒:這人辦事真損。他說的話夠損的。
“酌損”的相關成語
“酌損”的相關詞語
* 酌損的讀音是:zhuó sǔn,酌損的意思:酌損 酌情減損 《易·損》:“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孔穎達 疏:“酌損之者,剛勝則柔危,以剛奉柔,初未見親也。故須酌而減損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損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謙自貶,以防滿溢。 唐 劉禹錫 《代裴相公讓官第二表》:“竊位既久,妨賢則多。以積年之過幸,致今日之沉疾。不能酌損,所以生災。” 唐 韋執中 《白云無心賦》:“非欲恢宏自覆乎大荒之際,焉知酌損不逾於膚寸之間。”
基本解釋
1.酌情減損。《易.損》:"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孔穎達疏:"酌損之者,剛勝則柔危,以剛奉柔,初未見親也。故須酌而減損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損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謙自貶,以防滿溢。酌損
酌情減損《易·損》:“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孔穎達 疏:“酌損之者,剛勝則柔危,以剛奉柔,初未見親也。故須酌而減損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損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謙自貶,以防滿溢。 唐 劉禹錫 《代裴相公讓官第二表》:“竊位既久,妨賢則多。以積年之過幸,致今日之沉疾。不能酌損,所以生災。” 唐 韋執中 《白云無心賦》:“非欲恢宏自覆乎大荒之際,焉知酌損不逾於膚寸之間。”
【酌】:1.倒酒;喝酒:對酌。自斟自酌。2.酒飯:便酌。3.考慮;商量:酌加修改。
【損】:1.減少:損益。增損。損兵折將。2.損害:損人利己。有益無損。3.損壞:破損。完好無損。4.用尖刻的話挖苦人:損人。5.刻薄;惡毒:這人辦事真損。他說的話夠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