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烏的讀音 金烏的意思
金烏 (中國古代神話生物)金烏,指的是太陽的別名,也稱為“赤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之一。在中國古代神話里,紅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烏鴉,黑烏鴉蹲居在紅日中央周圍是金光閃爍的“紅光”,故稱“金烏”如:唐朝韓愈詩:“金烏海底初飛來。”和白居易詩:“白兔赤烏相趁走。” 金烏形象原是二足西漢后期演變為三足(見馬王堆非衣九陽,二足金烏)
- 金
- 烏
“金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n wū]
- 漢字注音:
- ㄐㄧㄣ ㄨ
- 簡繁字形:
- 金烏
- 是否常用:
- 否
“金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因用為太陽的代稱。辭典解釋
金烏 jīn wū ㄐㄧㄣ ㄨ 相傳日中有三足烏,世因稱太陽為「金烏」。
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詩:「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宋.歐陽修〈驀山溪.新正初破〉詞:「駕香輪,停寶馬,只待金烏晚。」
英語 Golden Crow, the sun, the three-legged golden crow that lives in the sun
網絡解釋
金烏 (中國古代神話生物)
金烏,指的是太陽的別名,也稱為“赤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之一。在中國古代神話里,紅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烏鴉,黑烏鴉蹲居在紅日中央周圍是金光閃爍的“紅光”,故稱“金烏”如:唐朝韓愈詩:“金烏海底初飛來。”和白居易詩:“白兔赤烏相趁走。” 金烏形象原是二足西漢后期演變為三足(見馬王堆非衣九陽,二足金烏)
“金烏”的單字解釋
【金】: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
【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
“金烏”的相關詞語
* 金烏的讀音是:jīn wū,金烏的意思:金烏 (中國古代神話生物)金烏,指的是太陽的別名,也稱為“赤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之一。在中國古代神話里,紅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烏鴉,黑烏鴉蹲居在紅日中央周圍是金光閃爍的“紅光”,故稱“金烏”如:唐朝韓愈詩:“金烏海底初飛來。”和白居易詩:“白兔赤烏相趁走。” 金烏形象原是二足西漢后期演變為三足(見馬王堆非衣九陽,二足金烏)
基本解釋
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因用為太陽的代稱。辭典解釋
金烏 jīn wū ㄐㄧㄣ ㄨ相傳日中有三足烏,世因稱太陽為「金烏」。
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詩:「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宋.歐陽修〈驀山溪.新正初破〉詞:「駕香輪,停寶馬,只待金烏晚。」
英語 Golden Crow, the sun, the three-legged golden crow that lives in the sun
金烏 (中國古代神話生物)
金烏,指的是太陽的別名,也稱為“赤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之一。在中國古代神話里,紅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烏鴉,黑烏鴉蹲居在紅日中央周圍是金光閃爍的“紅光”,故稱“金烏”如:唐朝韓愈詩:“金烏海底初飛來。”和白居易詩:“白兔赤烏相趁走。” 金烏形象原是二足西漢后期演變為三足(見馬王堆非衣九陽,二足金烏)【金】: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
【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