銛怎么讀 銛的意思

漢字 | 銛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ㄢ|ㄎㄨㄛˋ|ㄊㄧㄢˇ|ㄍㄨㄚ |
部首 | [釒] 金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6 |
異體字 | 釤 銽 錟 铦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铦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29B |
其它編碼 | 五筆:qtdg 倉頡:chjr 鄭碼:pmi 四角:82164 |
筆順編碼 | 34112431312251 |
筆順筆畫 |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一丨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撇 點 橫 橫 豎 點 撇 提 撇 橫 豎 豎 橫折 橫 |
銛字的意思
銛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銛
xiān ㄒㄧㄢ
臿屬。《説文?金部》:“銛,臿屬。”段玉裁注:“臿即上文田器之銚也,其屬亦曰銛。”《廣雅?釋器》:“錍謂之銛。”王念孫疏證:“《説文》:銛,臿屬也。”按:《集韻?脂韻》:“錍,棃錧也。”《論衡?幸偶》:“等之金也,或為劍戟,或為鋒銛。” 捕魚具。《廣韻?鹽韻》:“銛,《纂文》曰:‘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魚,為銛也。’” 利器。北齊劉晝《新論?適才》:“棠谿之劍,天下之銛也,用之穫穗,曾不如鈎鎌之功也。”元薩都剌《范僉事幽居》:“山人頭如雪,對客口如銛。” 鋒利。《廣雅?釋詁二》:“銛,利也。”《正字通?金部》:“銛,刃利也。”《墨子?親士》:“今有五錐,此其銛。”唐元稹《開元觀酬吳侍御》:“結盟金劍重,斬魅寶刀銛。”明堵允錫《救時二十議疏?明忠義之訓四》:“制器必銛,選藝必精。” 姓。《正字通?金部》:“銛,姓。宋銛樸翁,工詩。”其它字義
● 銛
tiǎn ㄊㄧㄢˇ
挑,挑取。《方言》卷三:“銛,取也。”郭璞注:“謂挑取物。”清翟灝《通俗編?雜字》:“銛,俗失鏁鑰而以他物探之。”章炳麟《致伯仲書?七》:“無鑰,可令銅匠銛開。”其它字義
● 銛
guā ㄍㄨㄚˉ
斷。《廣雅?釋詁一》:“銛,斷也。”王念孫疏證:“《説文》:‘銽,斷也。從金,??聲。’隸省作銛。”英語 sharp, keen-edged; a kind of hoe
德語 scharf, pünktlich
法語 harpon,pointu,harpon,pointu
銛字的詳細解釋
銛字的辭典解釋
挖土的器具。《說文解字·金部》:「铦,臿屬。」漢·王充《論衡·幸偶》:「或為劍戟,或為鋒铦。」
捕魚的器具。《廣韻·平聲·鹽韻》:「铦,《纂文》曰:『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魚,為铦也。』」
姓。如宋代有铦樸翁。
形鋒利、銳利。唐·元稹〈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結盟金劍重,斬魅寶刀铦。」《聊齋志異·卷二·紅玉》:「一短刀,铦利如霜。」
康熙字典解釋
銛【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息廉切《集韻》思廉切,??音?。《說文》鍤屬。
又《玉篇》利也。《賈誼·過秦論》非銛于句戟長鎩也。《史記·秦始皇紀》作錟。《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鈆刀爲銛。《註》晉灼曰:世俗謂利爲銛。
又《廣韻》纂文曰: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魚,爲銛也。
又姓。《正字通》宋有銛樸翁,工詩。
又《集韻》習琰切,音燄。臿屬。
又《廣韻》他玷切《集韻》他點切,??音忝。《博雅》錍謂之銛。
又《博雅》斷也。《音釋》銛,他點反。
又息廉反。
又《揚子·方言》銛,取也。《註》謂挑取物也。音忝。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銛【卷十四】【金部】
鍤屬。從金舌聲,讀若棪。桑欽讀若鐮。息廉切
說文解字注
(銛)臿屬。臿大徐作鍤。則是郭衣鍼矣。臿者、舂去麥皮也。叚借爲鍫臿。卽上文田器之銚也。其屬亦曰銛。俗作杴。廣韻曰。古作?。或作?。皆卽銛字。引申爲銛利字。賈誼曰。莫邪爲鈍。鉛刀爲銛。漢書音義曰。銛、利也。又按方言曰。銛、取也。此引申叚借之義也。孟子。以言銛之。以不言銛之。今本誤作餂。從金。舌聲。舌者、口舌字。非聲。當作?。舌皃也。他念切。在三篇谷部。木部炊竈木之?、此臿屬之?皆用爲聲。篆體亦當改正。此息廉切。七部八部。讀若棪。桑欽讀若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