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怎么讀 鑱的意思
“鑱”字共有1個讀音:
[chán]

漢字 | 鑱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ㄢˊ |
部首 | [釒] 金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5 部外:17 |
異體字 | 攙 ? 毚 镵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镵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471 |
其它編碼 | 五筆:qqky 倉頡:cnri 鄭碼:prrs 四角:87113 |
筆順編碼 | 3411243135251153535251354 |
筆順筆畫 |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フ丨フ一一フノフノフ丨フ一ノフ丶 |
筆順名稱 | 撇 點 橫 橫 豎 點 撇 提 撇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橫 豎提 撇 豎彎鉤 撇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撇 豎彎鉤 點 |
鑱字的意思
同“镵”。
鑱字的基本解釋
鑱字的詳細解釋
鑱字的辭典解釋
镵ㄔㄢˊchán 名
古代一種掘土或挖藥草的鐵器。《抱樸子·外篇·逸民》:「何假乎良史,何煩乎镵鼎哉?」
針、錐等銳利的鐵器。《宋書·卷七四·臧質傳》:「乃作鐵床,于其上施鐵镵。」
動刺、戳。《淮南子·泰族》:「夫刻肌膚,镵皮革,被創流血,至難也,然越為之以求榮也。」《南齊書·卷五八·東南夷傳》:「蔓少子長襲殺旃,以刃镵旃腹。」
康熙字典解釋
鑱【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25畫,部外筆畫:17畫
《唐韻》士銜切《集韻》《韻會》鋤銜切,??音巉。《說文》銳器也。或作?。《史記·扁鵲傳》鑱石橋引。《索隱註》鑱,仕咸反。謂石針也。謂按摩之法,夭橋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又《廣韻》吳人云犂鐵。《杜甫·寓同谷縣歌》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爲命。
又《玉篇》刺也,鏨也。《正字通》與??通。《韓愈·送區弘南歸詩》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鑱天荒是非。《宋郊詩》激切波瀾立,鐫鑱物象危。
又藥鑱。《抱樸子·逸民卷》何須乎鑱鼎哉。《陸遊詩》正令不遇亦何慊,藥鑱丹爐老靑嶂。
又《廣韻》士懺切《集韻》仕懺切,??音?。鑱土具。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鑱【卷十四】【金部】
銳也。從金毚聲。士銜切
說文解字注
(鑱)銳也。從金。毚聲。士銜切。八部。
鑱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鑱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