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挑的讀音 鉤挑的意思
鉤挑 謂挑剔 鉤挑(鉤挑) 亦作“鉤挑”。 1.。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得召對。對時, 體仁 鉤挑詬誶,數睨望顏色,伏叩頭為側媚曲謹狀,天子大悅,趣立以為相。” (2).寫詩時進行照應、過渡的一種章法。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鏡象未離銓” 清 仇兆鰲 注:“短章詩斷處多用突接,長排體則須用鉤挑之法。每段出落處,回顧上文者為鉤,逗起下文者為挑。”
- 鉤
- 挑
“鉤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ōu tiāo]
- 漢字注音:
- ㄍㄡ ㄊㄧㄠ
- 簡繁字形:
- 鉤挑
- 是否常用:
- 否
“鉤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鉤挑"。 2.謂挑剔。 3.寫詩時進行照應﹑過渡的一種章法。
網絡解釋
鉤挑
謂挑剔
鉤挑(鉤挑)
亦作“鉤挑”。 1.。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得召對。對時, 體仁 鉤挑詬誶,數睨望顏色,伏叩頭為側媚曲謹狀,天子大悅,趣立以為相。”
(2).寫詩時進行照應、過渡的一種章法。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鏡象未離銓” 清 仇兆鰲 注:“短章詩斷處多用突接,長排體則須用鉤挑之法。每段出落處,回顧上文者為鉤,逗起下文者為挑。”
“鉤挑”的單字解釋
【鉤】:1.懸掛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鉤子。秤鉤兒。火鉤子。2.形狀像鉤子的:蝎的鉤子。鉤針。3.漢字筆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用鉤形物搭、掛或探取:鉤住樹枝爬上去。5.研究,探尋:鉤玄。鉤沉。鉤校(jiào)。6.牽連:鉤黨(指相牽連的同黨)。7.同“勾”。8.一種縫紉法,多指縫合衣邊:鉤貼邊。9.古代兵器:鉤戟。純鉤(劍名)。吳鉤(刀名)。10.鐮刀。11.古代稱圓規。
【挑】:[tiāo]1.擔:挑水。2.選擇:挑選。3.挑剔:挑毛病。4.扁擔和它兩端掛著的東西:貨挑兒。5.量詞。用于成挑的東西:一挑水果。[tiǎo]1.用細長的東西的一頭把東西舉起或弄起:挑簾子。2.用細長的或有尖的東西撥開或撥出:挑火(撥開爐灶的蓋火,露出火苗)。挑刺。3.挑動:挑撥是非。4.一種刺繡方法。用針挑起經線或緯線,連針帶線從底下穿過去,以構成花紋、圖案等。5.也叫提。漢字的一種筆畫,即“?”。
“鉤挑”的相關詞語
* 鉤挑的讀音是:gōu tiāo,鉤挑的意思:鉤挑 謂挑剔 鉤挑(鉤挑) 亦作“鉤挑”。 1.。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得召對。對時, 體仁 鉤挑詬誶,數睨望顏色,伏叩頭為側媚曲謹狀,天子大悅,趣立以為相。” (2).寫詩時進行照應、過渡的一種章法。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鏡象未離銓” 清 仇兆鰲 注:“短章詩斷處多用突接,長排體則須用鉤挑之法。每段出落處,回顧上文者為鉤,逗起下文者為挑。”
基本解釋
1.亦作"鉤挑"。 2.謂挑剔。 3.寫詩時進行照應﹑過渡的一種章法。鉤挑
謂挑剔鉤挑(鉤挑)
亦作“鉤挑”。 1.。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得召對。對時, 體仁 鉤挑詬誶,數睨望顏色,伏叩頭為側媚曲謹狀,天子大悅,趣立以為相。”
(2).寫詩時進行照應、過渡的一種章法。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鏡象未離銓” 清 仇兆鰲 注:“短章詩斷處多用突接,長排體則須用鉤挑之法。每段出落處,回顧上文者為鉤,逗起下文者為挑。”
【鉤】:1.懸掛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鉤子。秤鉤兒。火鉤子。2.形狀像鉤子的:蝎的鉤子。鉤針。3.漢字筆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用鉤形物搭、掛或探取:鉤住樹枝爬上去。5.研究,探尋:鉤玄。鉤沉。鉤校(jiào)。6.牽連:鉤黨(指相牽連的同黨)。7.同“勾”。8.一種縫紉法,多指縫合衣邊:鉤貼邊。9.古代兵器:鉤戟。純鉤(劍名)。吳鉤(刀名)。10.鐮刀。11.古代稱圓規。
【挑】:[tiāo]1.擔:挑水。2.選擇:挑選。3.挑剔:挑毛病。4.扁擔和它兩端掛著的東西:貨挑兒。5.量詞。用于成挑的東西:一挑水果。[tiǎo]1.用細長的東西的一頭把東西舉起或弄起:挑簾子。2.用細長的或有尖的東西撥開或撥出:挑火(撥開爐灶的蓋火,露出火苗)。挑刺。3.挑動:挑撥是非。4.一種刺繡方法。用針挑起經線或緯線,連針帶線從底下穿過去,以構成花紋、圖案等。5.也叫提。漢字的一種筆畫,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