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口藏舌的讀音 閉口藏舌的意思
【解釋】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出處】五代·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示例】道成之后,~,何用管人間如許閑事。 ◎宋·樓鑰《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跡》卷七十二【近義詞】緘口不言【反義詞】口若懸河【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不敢開口說真話
- 閉
- 口
- 藏
- 舌
“閉口藏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ì kǒu cáng shé]
- 漢字注音:
- ㄅㄧˋ ㄎㄡˇ ㄘㄤˊ ㄕㄜˊ
- 簡繁字形:
- 閉口藏舌
- 是否常用:
- 否
“閉口藏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語出五代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辭典解釋
閉口藏舌 bì kǒu cáng shé ㄅㄧˋ ㄎㄡˇ ㄘㄤˊ ㄕㄜˊ 不說話。
元.劉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曲:「意遲遲揉腮?耳,呆答孩閉口藏舌。」
網絡解釋
【解釋】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
【出處】五代·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示例】道成之后,~,何用管人間如許閑事。 ◎宋·樓鑰《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跡》卷七十二
【近義詞】緘口不言
【反義詞】口若懸河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不敢開口說真話
“閉口藏舌”的單字解釋
【閉】:1.關,合:封閉。閉門。閉合。閉關鎖國。閉門思過。閉月羞花。2.結束,停止:閉會。閉幕。閉市。3.堵塞,不通:閉氣。閉塞(sè)。4.姓。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
【舌】:1.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舌。2.鈴或鐸中的錘。
“閉口藏舌”的相關詞語
* 閉口藏舌的讀音是:bì kǒu cáng shé,閉口藏舌的意思:【解釋】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出處】五代·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示例】道成之后,~,何用管人間如許閑事。 ◎宋·樓鑰《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跡》卷七十二【近義詞】緘口不言【反義詞】口若懸河【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不敢開口說真話
基本解釋
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語出五代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辭典解釋
閉口藏舌 bì kǒu cáng shé ㄅㄧˋ ㄎㄡˇ ㄘㄤˊ ㄕㄜˊ不說話。
元.劉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曲:「意遲遲揉腮?耳,呆答孩閉口藏舌。」
【解釋】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
【出處】五代·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示例】道成之后,~,何用管人間如許閑事。 ◎宋·樓鑰《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跡》卷七十二
【近義詞】緘口不言
【反義詞】口若懸河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不敢開口說真話
【閉】:1.關,合:封閉。閉門。閉合。閉關鎖國。閉門思過。閉月羞花。2.結束,停止:閉會。閉幕。閉市。3.堵塞,不通:閉氣。閉塞(sè)。4.姓。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
【舌】:1.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舌。2.鈴或鐸中的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