阱中之虎的讀音 阱中之虎的意思
辭典解釋阱中之虎 jǐng zhōng zhī hǔ 陷阱中的老虎。比喻處困境之中。 《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
- 阱
- 中
- 之
- 虎
“阱中之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ǐng zhōng zhī hǔ]
- 漢字注音:
- ㄐㄧㄥˇ ㄓㄨㄥ ㄓ ㄏㄨ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阱中之虎”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阱中之虎 jǐng zhōng zhī hǔ ㄐㄧㄥˇ ㄓㄨㄥ ㄓ ㄏㄨˇ 陷阱中的老虎。比喻處困境之中。
《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
網絡解釋
“阱中之虎”的單字解釋
【阱】:捕野獸用的陷坑:陷阱。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阱中之虎”的相關詞語
* 阱中之虎的讀音是:jǐng zhōng zhī hǔ,阱中之虎的意思:辭典解釋阱中之虎 jǐng zhōng zhī hǔ 陷阱中的老虎。比喻處困境之中。 《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
辭典解釋
阱中之虎 jǐng zhōng zhī hǔ ㄐㄧㄥˇ ㄓㄨㄥ ㄓ ㄏㄨˇ陷阱中的老虎。比喻處困境之中。
《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
【阱】:捕野獸用的陷坑:陷阱。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