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附國的讀音 附國的意思

    附國 附國,中國西南古代民族。居于蜀郡西北境外,分布于今四川西部西藏地區東部昌都地區。 《隋書·附國傳》稱,附國屬漢代西南夷,距蜀郡2000余里,其地南北800里,東西1500里,近山谷,有水南流。產青稞、 小麥、 牛、馬、白雉、細鱗魚等,并出產金、銀。因避部落間復仇,傍山壘石為以居,高10余丈,下開小門,由內上通。居民2萬余戶,有王者及酋帥,無姓氏。俗好歌舞,鼓簧,吹長笛。戴圓缽形皮帽或冪,穿毛毼皮裘及漆皮甲,著牛皮靴,飾鐵制項鎖、手釧,首領用金飾。婚姻行轉房制;喪事無服制,行土瘞二次葬;習俗重鬼神。重罪處死,輕刑罰牛。其地東與嘉良夷、南與薄緣夷相鄰。其西為女國,東北連山數千里為黨項。
    • guó

    “附國”的讀音

    拼音讀音
    [fù guó]
    漢字注音:
    ㄈㄨˋ ㄍㄨㄛˊ
    簡繁字形:
    附國
    是否常用:

    “附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部落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昌都地區。隋唐時居民約兩萬戶﹐從事農業為主﹐壘石為碉房﹐以皮船渡河。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貢。唐初為吐蕃所并。 2.附庸。

    網絡解釋

    附國

    附國,中國西南古代民族。居于蜀郡西北境外,分布于今四川西部西藏地區東部昌都地區。
    《隋書·附國傳》稱,附國屬漢代西南夷,距蜀郡2000余里,其地南北800里,東西1500里,近山谷,有水南流。產青稞、 小麥、 牛、馬、白雉、細鱗魚等,并出產金、銀。因避部落間復仇,傍山壘石為以居,高10余丈,下開小門,由內上通。居民2萬余戶,有王者及酋帥,無姓氏。俗好歌舞,鼓簧,吹長笛。戴圓缽形皮帽或冪,穿毛毼皮裘及漆皮甲,著牛皮靴,飾鐵制項鎖、手釧,首領用金飾。婚姻行轉房制;喪事無服制,行土瘞二次葬;習俗重鬼神。重罪處死,輕刑罰牛。其地東與嘉良夷、南與薄緣夷相鄰。其西為女國,東北連山數千里為黨項。

    “附國”的單字解釋

    】:1.外加的;附帶的:附錄。附設。2.依靠:依附。附隨。3.靠近;貼近:附近。附耳交談。
    】: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附國”的相關詞語

    * 附國的讀音是:fù guó,附國的意思:附國 附國,中國西南古代民族。居于蜀郡西北境外,分布于今四川西部西藏地區東部昌都地區。 《隋書·附國傳》稱,附國屬漢代西南夷,距蜀郡2000余里,其地南北800里,東西1500里,近山谷,有水南流。產青稞、 小麥、 牛、馬、白雉、細鱗魚等,并出產金、銀。因避部落間復仇,傍山壘石為以居,高10余丈,下開小門,由內上通。居民2萬余戶,有王者及酋帥,無姓氏。俗好歌舞,鼓簧,吹長笛。戴圓缽形皮帽或冪,穿毛毼皮裘及漆皮甲,著牛皮靴,飾鐵制項鎖、手釧,首領用金飾。婚姻行轉房制;喪事無服制,行土瘞二次葬;習俗重鬼神。重罪處死,輕刑罰牛。其地東與嘉良夷、南與薄緣夷相鄰。其西為女國,東北連山數千里為黨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