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漏的讀音 隱漏的意思
隱漏 《魏書·食貨志》:“諸州戶口,籍貫不實,包藏隱漏,廢公罔利。” 唐 韓愈 《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仍勒長吏嚴加檢責,如有隱漏,必重科懲。”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二節:“這次所得,約合五八五年所得的半數,其中還有得自 江 南的新附,足見隱漏的戶口不是很多。”
- 隱
- 漏
“隱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n lòu]
- 漢字注音:
- ㄧㄣˇ ㄌㄡˋ
- 簡繁字形:
- 隱漏
- 是否常用:
- 否
“隱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隱瞞遺漏。
網絡解釋
隱漏
《魏書·食貨志》:“諸州戶口,籍貫不實,包藏隱漏,廢公罔利。” 唐 韓愈 《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仍勒長吏嚴加檢責,如有隱漏,必重科懲。”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二節:“這次所得,約合五八五年所得的半數,其中還有得自 江 南的新附,足見隱漏的戶口不是很多。”
“隱漏”的單字解釋
【隱】:[yǐn]1.隱蔽;隱藏。2.掩蔽;掩護。3.隱諱;隱瞞。4.精深;微妙。5.燈或火熄滅。6.隱沒。7.隱居。8.指隱居的人。9.幽靜。10.窮。11.憂傷;疾苦。12.哀憐;同情。13.審核;審度。14.用同“穩”。安穩,穩定。15.威重貌。16.宏大。17.隱秘之事;私處。18.隱語,謎語。19.指用隱語暗示。20.短墻。21.琴上之飾。22.同“偃”。堵塞。23.同“偃”。仰臥。24.同“偃”。猶歇息。25.同“殷”。盛多。26.同“殷”。震動。27.姓。[yìn]1.依據;憑依。2.筑,擊。
【漏】:1.東西從孔或縫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壺里的水漏光了。2.物體有孔或縫,東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鍋漏了。那間房子漏雨。3.漏壺的簡稱,借指時刻:漏盡更深。4.泄露:走漏風聲。說漏了嘴。5.遺漏:掛一漏萬。這一行漏了兩個字。點名的時候,把他的名字給漏了。
“隱漏”的相關詞語
* 隱漏的讀音是:yǐn lòu,隱漏的意思:隱漏 《魏書·食貨志》:“諸州戶口,籍貫不實,包藏隱漏,廢公罔利。” 唐 韓愈 《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仍勒長吏嚴加檢責,如有隱漏,必重科懲。”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二節:“這次所得,約合五八五年所得的半數,其中還有得自 江 南的新附,足見隱漏的戶口不是很多。”
基本解釋
1.隱瞞遺漏。隱漏
《魏書·食貨志》:“諸州戶口,籍貫不實,包藏隱漏,廢公罔利。” 唐 韓愈 《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仍勒長吏嚴加檢責,如有隱漏,必重科懲。”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二節:“這次所得,約合五八五年所得的半數,其中還有得自 江 南的新附,足見隱漏的戶口不是很多。”【隱】:[yǐn]1.隱蔽;隱藏。2.掩蔽;掩護。3.隱諱;隱瞞。4.精深;微妙。5.燈或火熄滅。6.隱沒。7.隱居。8.指隱居的人。9.幽靜。10.窮。11.憂傷;疾苦。12.哀憐;同情。13.審核;審度。14.用同“穩”。安穩,穩定。15.威重貌。16.宏大。17.隱秘之事;私處。18.隱語,謎語。19.指用隱語暗示。20.短墻。21.琴上之飾。22.同“偃”。堵塞。23.同“偃”。仰臥。24.同“偃”。猶歇息。25.同“殷”。盛多。26.同“殷”。震動。27.姓。[yìn]1.依據;憑依。2.筑,擊。
【漏】:1.東西從孔或縫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壺里的水漏光了。2.物體有孔或縫,東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鍋漏了。那間房子漏雨。3.漏壺的簡稱,借指時刻:漏盡更深。4.泄露:走漏風聲。說漏了嘴。5.遺漏:掛一漏萬。這一行漏了兩個字。點名的時候,把他的名字給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