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約其辭的讀音 隱約其辭的意思
【解釋】隱約:不明顯,不清楚。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使人不易完全明白。【出處】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四:“使白太夫人,謂欲禮佛行也者,迎抵會城卒歲,無功為親者諱,故隱約其辭不盡也。”
- 隱
- 約
- 其
- 辭
“隱約其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n yuē qí cí]
- 漢字注音:
- ㄧㄣˇ ㄩㄝ ㄑㄧˊ ㄘˊ
- 簡繁字形:
- 隱約其辭
- 是否常用:
- 否
“隱約其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隱約其辭 yǐnyuē-qící
[use ambiguous language;beat about the bush;speak in equivocal terms]隱約:不明顯,不清楚。形容故意含糊其辭,不說清楚
使白太夫人,謂欲禮佛行也者,迎抵會城卒歲,無功為親者諱,故隱約其辭不盡也。——清· 平步青《倪文正公與弟獻汝二書》
辭典解釋
隱約其辭 yǐn yuē qí cí ㄧㄣˇ ㄩㄝ ㄑㄧˊ ㄘˊ 形容言詞閃鑠,模糊不清。
如:「他總是隱約其辭,不肯說出事情的真象。」
英語 equivocal speech, to use vague or ambiguous language
法語 discours équivoque, utiliser un langage vague ou ambigu
網絡解釋
【解釋】隱約:不明顯,不清楚。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出處】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四:“使白太夫人,謂欲禮佛行也者,迎抵會城卒歲,無功為親者諱,故隱約其辭不盡也。”
“隱約其辭”的單字解釋
【隱】:[yǐn]1.隱蔽;隱藏。2.掩蔽;掩護。3.隱諱;隱瞞。4.精深;微妙。5.燈或火熄滅。6.隱沒。7.隱居。8.指隱居的人。9.幽靜。10.窮。11.憂傷;疾苦。12.哀憐;同情。13.審核;審度。14.用同“穩”。安穩,穩定。15.威重貌。16.宏大。17.隱秘之事;私處。18.隱語,謎語。19.指用隱語暗示。20.短墻。21.琴上之飾。22.同“偃”。堵塞。23.同“偃”。仰臥。24.同“偃”。猶歇息。25.同“殷”。盛多。26.同“殷”。震動。27.姓。[yìn]1.依據;憑依。2.筑,擊。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
【其】:[qí]1.人稱代詞。他(她、它)的;他(她、它)們的:各得其所。自圓其說。2.人稱代詞。他(她、它);他(她、它)們:促其早日實現。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詞。那個;那樣:查無其事。不厭其煩。4.指示代詞。虛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測、反詰:豈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請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詞綴:極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酈食其(LìYìjī),漢朝人。
【辭】:同“辭”。
“隱約其辭”的相關詞語
* 隱約其辭的讀音是:yǐn yuē qí cí,隱約其辭的意思:【解釋】隱約:不明顯,不清楚。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使人不易完全明白。【出處】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四:“使白太夫人,謂欲禮佛行也者,迎抵會城卒歲,無功為親者諱,故隱約其辭不盡也。”
基本解釋
隱約其辭 yǐnyuē-qící
[use ambiguous language;beat about the bush;speak in equivocal terms]隱約:不明顯,不清楚。形容故意含糊其辭,不說清楚
使白太夫人,謂欲禮佛行也者,迎抵會城卒歲,無功為親者諱,故隱約其辭不盡也。——清· 平步青《倪文正公與弟獻汝二書》
辭典解釋
隱約其辭 yǐn yuē qí cí ㄧㄣˇ ㄩㄝ ㄑㄧˊ ㄘˊ形容言詞閃鑠,模糊不清。
如:「他總是隱約其辭,不肯說出事情的真象。」
英語 equivocal speech, to use vague or ambiguous language
法語 discours équivoque, utiliser un langage vague ou ambigu
【解釋】隱約:不明顯,不清楚。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出處】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四:“使白太夫人,謂欲禮佛行也者,迎抵會城卒歲,無功為親者諱,故隱約其辭不盡也。”
【隱】:[yǐn]1.隱蔽;隱藏。2.掩蔽;掩護。3.隱諱;隱瞞。4.精深;微妙。5.燈或火熄滅。6.隱沒。7.隱居。8.指隱居的人。9.幽靜。10.窮。11.憂傷;疾苦。12.哀憐;同情。13.審核;審度。14.用同“穩”。安穩,穩定。15.威重貌。16.宏大。17.隱秘之事;私處。18.隱語,謎語。19.指用隱語暗示。20.短墻。21.琴上之飾。22.同“偃”。堵塞。23.同“偃”。仰臥。24.同“偃”。猶歇息。25.同“殷”。盛多。26.同“殷”。震動。27.姓。[yìn]1.依據;憑依。2.筑,擊。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
【其】:[qí]1.人稱代詞。他(她、它)的;他(她、它)們的:各得其所。自圓其說。2.人稱代詞。他(她、它);他(她、它)們:促其早日實現。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詞。那個;那樣:查無其事。不厭其煩。4.指示代詞。虛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測、反詰:豈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請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詞綴:極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酈食其(LìYìjī),漢朝人。
【辭】:同“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