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言令色的讀音 靜言令色的意思
【解釋】靜:安靜;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來迷惑他人。【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翟方進傳》:“兄宣靜言令色,外巧內嫉。”【示例】~,即巧言令色。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十三》【近義詞】巧言令色【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靜
- 言
- 令
- 色
“靜言令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ìng yán lìng sè]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靜言令色
- 是否常用:
- 否
“靜言令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猶言巧言令色。
網絡解釋
【解釋】靜:安靜;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來迷惑他人。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翟方進傳》:“兄宣靜言令色,外巧內嫉。”
【示例】~,即巧言令色。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十三》
【近義詞】巧言令色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靜言令色”的單字解釋
【靜】:同“靜”。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靜言令色”的相關詞語
* 靜言令色的讀音是:jìng yán lìng sè,靜言令色的意思:【解釋】靜:安靜;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來迷惑他人。【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翟方進傳》:“兄宣靜言令色,外巧內嫉。”【示例】~,即巧言令色。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十三》【近義詞】巧言令色【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1.猶言巧言令色。【解釋】靜:安靜;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來迷惑他人。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翟方進傳》:“兄宣靜言令色,外巧內嫉。”
【示例】~,即巧言令色。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十三》
【近義詞】巧言令色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靜】:同“靜”。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色】:[sè]1.顏色:紅色。綠色。2.臉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厲內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種類:各色貨品。花色齊全。5.質量:成色。足色。6.情欲。7.婦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藝雙絕。[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語詞,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