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繫的讀音 頌繫的意思
頌系 漢代訴訟制度的一種。即:凡被逮捕及關押者均須戴刑具,而法律規定老少、廢疾和婦女等人犯罪可不戴刑具,即所謂“頌系”。 如淳注:“頌者容也, 言見寬容, 但處曹吏舍, 不入狴牢也。”漢朝關于“頌系”的監獄立法始于景帝,他登基之初, 即下令:“高年老長, 人所尊敬也;鰥寡不屬逮者, 人所哀憐也。其著令:年八十以上, 八歲以下, 師、朱儒當鞠系者, 頌系之。”此外, 漢朝還有孕婦“頌系”制度, 景帝后元三年(公元141年)下詔:“孕者未乳, 當鞠系者, 頌系。”自漢代以后, 各個朝代都有相應的制度。雖然我國漢代“頌系制度”不是完全現代意義上的監外執行制度, 但已經具有現代監外執行制度的雛形(見吳宗憲著《非監禁刑研究》第565頁)
- 頌
- 繫
“頌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òng xì]
- 漢字注音:
- ㄙㄨㄥˋ ㄒㄧˋ
- 簡繁字形:
- 頌系
- 是否常用:
- 否
“頌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有罪入獄﹐寬容而不加刑具。頌,古"容"字。 辭典解釋
頌系 róng xì ㄖㄨㄥˊ ㄒㄧˋ 寬容罪犯,不加桎梏。
《漢書.卷二.惠帝紀》:「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系。」
網絡解釋
頌系
漢代訴訟制度的一種。即:凡被逮捕及關押者均須戴刑具,而法律規定老少、廢疾和婦女等人犯罪可不戴刑具,即所謂“頌系”。
如淳注:“頌者容也, 言見寬容, 但處曹吏舍, 不入狴牢也。”漢朝關于“頌系”的監獄立法始于景帝,他登基之初, 即下令:“高年老長, 人所尊敬也;鰥寡不屬逮者, 人所哀憐也。其著令:年八十以上, 八歲以下, 師、朱儒當鞠系者, 頌系之。”此外, 漢朝還有孕婦“頌系”制度, 景帝后元三年(公元141年)下詔:“孕者未乳, 當鞠系者, 頌系。”自漢代以后, 各個朝代都有相應的制度。雖然我國漢代“頌系制度”不是完全現代意義上的監外執行制度, 但已經具有現代監外執行制度的雛形(見吳宗憲著《非監禁刑研究》第565頁)
“頌繫”的單字解釋
“頌繫”的相關詞語
* 頌繫的讀音是:sòng xì,頌繫的意思:頌系 漢代訴訟制度的一種。即:凡被逮捕及關押者均須戴刑具,而法律規定老少、廢疾和婦女等人犯罪可不戴刑具,即所謂“頌系”。 如淳注:“頌者容也, 言見寬容, 但處曹吏舍, 不入狴牢也。”漢朝關于“頌系”的監獄立法始于景帝,他登基之初, 即下令:“高年老長, 人所尊敬也;鰥寡不屬逮者, 人所哀憐也。其著令:年八十以上, 八歲以下, 師、朱儒當鞠系者, 頌系之。”此外, 漢朝還有孕婦“頌系”制度, 景帝后元三年(公元141年)下詔:“孕者未乳, 當鞠系者, 頌系。”自漢代以后, 各個朝代都有相應的制度。雖然我國漢代“頌系制度”不是完全現代意義上的監外執行制度, 但已經具有現代監外執行制度的雛形(見吳宗憲著《非監禁刑研究》第565頁)
基本解釋
謂有罪入獄﹐寬容而不加刑具。頌,古"容"字。辭典解釋
頌系 róng xì ㄖㄨㄥˊ ㄒㄧˋ寬容罪犯,不加桎梏。
《漢書.卷二.惠帝紀》:「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系。」
頌系
漢代訴訟制度的一種。即:凡被逮捕及關押者均須戴刑具,而法律規定老少、廢疾和婦女等人犯罪可不戴刑具,即所謂“頌系”。如淳注:“頌者容也, 言見寬容, 但處曹吏舍, 不入狴牢也。”漢朝關于“頌系”的監獄立法始于景帝,他登基之初, 即下令:“高年老長, 人所尊敬也;鰥寡不屬逮者, 人所哀憐也。其著令:年八十以上, 八歲以下, 師、朱儒當鞠系者, 頌系之。”此外, 漢朝還有孕婦“頌系”制度, 景帝后元三年(公元141年)下詔:“孕者未乳, 當鞠系者, 頌系。”自漢代以后, 各個朝代都有相應的制度。雖然我國漢代“頌系制度”不是完全現代意義上的監外執行制度, 但已經具有現代監外執行制度的雛形(見吳宗憲著《非監禁刑研究》第5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