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牛不相及的讀音 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
- 風
- 馬
- 牛
- 不
- 相
- 及
“風馬牛不相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 漢字注音:
- ㄈㄥ ㄇㄚˇ ㄋㄧㄨˊ ㄅㄨˋ ㄒㄧㄤ ㄐㄧˊ
- 簡繁字形:
- 風馬牛不相及
- 是否常用:
- 否
“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風馬牛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alien;be totally unrelated;have absolutely nothing in common with each other] 完全不相干的;明確地不包含在某事物中的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左傳·僖公四年》
一種與這次講道的其余部分的嚴肅性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感情色彩
辭典解釋
風馬牛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ㄈㄥ ㄇㄚˇ ㄋㄧㄡˊ ㄅㄨˋ ㄒㄧㄤ ㄐㄧˊ 語出《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龍堂靈堂錄》:「子述曰:『龍王處于水府,賤子游于塵世,風馬牛三不相及也。雖有嚴命,何以能至?』」也作「風馬牛不相干」、「風馬牛不相關」。
英語 to be completely unrelated to one another (idiom)?, irrelevant
德語 mit etwas überhaupt nichts zu tun haben (V)?, ohne jeden Zusammenhang
法語 (expr. idiom.)? il n'y a aucun point commun entre le vent, le cheval et le boeuf, qui n'a aucun rapport
網絡解釋
【解釋】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示例】咱們彼此其實沒有絲毫關聯,望帝和杜鵑也~。 ◎郭沫若《百花齊放·杜鵑花》
【近義詞】驢唇不對馬嘴
【反義詞】唇齒相依、息息相關
【語法】復句式;作賓語、定語、補語;用于事情
“風馬牛不相及”的單字解釋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馬】:同“馬”。
【牛】: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云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牛脾氣。牛哄哄。他的樣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頓的簡稱。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及】:1.達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將及十載。2.趕上:及時。及早。望塵莫及。3.比得上:論學習,我不及他。4.推及;顧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點,不及其余。5.姓。6.用“及”連接的成分多在意義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風馬牛不相及”的相關詞語
* 風馬牛不相及的讀音是: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解釋】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示例】咱們彼此其實沒有絲毫關聯,望帝和杜鵑也~。 ◎郭沫若《百花齊放·杜鵑花》【近義詞】驢唇不對馬嘴【反義詞】唇齒相依、息息相關【語法】復句式;作賓語、定語、補語;用于事情
基本解釋
風馬牛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alien;be totally unrelated;have absolutely nothing in common with each other] 完全不相干的;明確地不包含在某事物中的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左傳·僖公四年》
一種與這次講道的其余部分的嚴肅性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感情色彩
辭典解釋
風馬牛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ㄈㄥ ㄇㄚˇ ㄋㄧㄡˊ ㄅㄨˋ ㄒㄧㄤ ㄐㄧˊ語出《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龍堂靈堂錄》:「子述曰:『龍王處于水府,賤子游于塵世,風馬牛三不相及也。雖有嚴命,何以能至?』」也作「風馬牛不相干」、「風馬牛不相關」。
英語 to be completely unrelated to one another (idiom)?, irrelevant
德語 mit etwas überhaupt nichts zu tun haben (V)?, ohne jeden Zusammenhang
法語 (expr. idiom.)? il n'y a aucun point commun entre le vent, le cheval et le boeuf, qui n'a aucun rapport
【解釋】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示例】咱們彼此其實沒有絲毫關聯,望帝和杜鵑也~。 ◎郭沫若《百花齊放·杜鵑花》
【近義詞】驢唇不對馬嘴
【反義詞】唇齒相依、息息相關
【語法】復句式;作賓語、定語、補語;用于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