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恨而終的讀音 飲恨而終的意思
【解釋】飲恨:心里懷著怨恨和冤屈。內心滿懷著怨恨或冤屈死去。【出處】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如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示例】小女興娘薄命,為思念郎君成病,于兩月前~,已殯在郊外了。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
- 飲
- 恨
- 而
- 終
“飲恨而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n hèn ér zhōng]
- 漢字注音:
- ㄧㄣˇ ㄏㄣˋ ㄦˊ ㄓㄨㄥ
- 簡繁字形:
- 飲恨而終
- 是否常用:
- 否
“飲恨而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心懷怨恨而死。辭典解釋
飲恨而終 yǐn hèn ér zhōng ㄧㄣˇ ㄏㄣˋ ㄦˊ ㄓㄨㄥ 心懷憂恨而死。
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小女興娘薄命,為思念郎君成病,于兩月前飲恨而終,已殯在郊外了。」
網絡解釋
【解釋】飲恨:心里懷著怨恨和冤屈。內心滿懷著怨恨或冤屈死去。
【出處】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如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
【示例】小女興娘薄命,為思念郎君成病,于兩月前~,已殯在郊外了。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
“飲恨而終”的單字解釋
【飲】:[yǐn]1.喝。2.專指喝酒。3.猶吸。4.漱。5.隱沒。6.受;享受。7.含忍。8.酒。9.指水。10.泛指飲料,漿湯。11.指酒席。12.指飲酒禮。13.中醫指一種服用不定時不定量的湯藥。14.中醫病證名。[yìn]1.給人、畜喝水。2.以酒食款待,宴請,行飲酒禮。3.使滋潤不乾枯。4.謂滿足。5.度聲。古代指調試樂調。
【恨】:1.仇視;怨恨:仇恨。恨之入骨。2.懊悔:悔恨。遺恨。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終】:1.結局、最後的時刻:“年終”、“有始有終”、“自始至終”。2.死亡:“送終”、“善終”。3.姓。如漢代有終軍。4.結束、完畢:“曲終人散”、“樂曲終了”。5.人死。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太夫人以疾終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6.窮究、詳究。宋?朱熹《中庸章句?第一章》:“其下十章,蓋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終此章之義。”7.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的:“終年”、“終日”、“終生”。8.最後的、最末的:“終點”、“終站”。9.到底、畢竟:“終究”、“終將結束”。
“飲恨而終”的相關詞語
* 飲恨而終的讀音是:yǐn hèn ér zhōng,飲恨而終的意思:【解釋】飲恨:心里懷著怨恨和冤屈。內心滿懷著怨恨或冤屈死去。【出處】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如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示例】小女興娘薄命,為思念郎君成病,于兩月前~,已殯在郊外了。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
基本解釋
心懷怨恨而死。辭典解釋
飲恨而終 yǐn hèn ér zhōng ㄧㄣˇ ㄏㄣˋ ㄦˊ ㄓㄨㄥ心懷憂恨而死。
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小女興娘薄命,為思念郎君成病,于兩月前飲恨而終,已殯在郊外了。」
【解釋】飲恨:心里懷著怨恨和冤屈。內心滿懷著怨恨或冤屈死去。
【出處】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如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
【示例】小女興娘薄命,為思念郎君成病,于兩月前~,已殯在郊外了。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
【飲】:[yǐn]1.喝。2.專指喝酒。3.猶吸。4.漱。5.隱沒。6.受;享受。7.含忍。8.酒。9.指水。10.泛指飲料,漿湯。11.指酒席。12.指飲酒禮。13.中醫指一種服用不定時不定量的湯藥。14.中醫病證名。[yìn]1.給人、畜喝水。2.以酒食款待,宴請,行飲酒禮。3.使滋潤不乾枯。4.謂滿足。5.度聲。古代指調試樂調。
【恨】:1.仇視;怨恨:仇恨。恨之入骨。2.懊悔:悔恨。遺恨。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終】:1.結局、最後的時刻:“年終”、“有始有終”、“自始至終”。2.死亡:“送終”、“善終”。3.姓。如漢代有終軍。4.結束、完畢:“曲終人散”、“樂曲終了”。5.人死。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太夫人以疾終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6.窮究、詳究。宋?朱熹《中庸章句?第一章》:“其下十章,蓋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終此章之義。”7.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的:“終年”、“終日”、“終生”。8.最後的、最末的:“終點”、“終站”。9.到底、畢竟:“終究”、“終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