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主的讀音 養生主的意思
養生主 (莊子作品)《養生主》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創作的一篇文章,載于《莊子·內篇》。這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的總綱,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遵循事物的規律,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第三部分說明圣人不凝滯于事物,與世推移,以游其心,安時處順,窮天理、盡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態度,體現了作者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旨趣。文章描寫生動形象,細節刻畫精細入微,寓說理于故事之中,意趣橫生,富于啟發意義。
- 養
- 生
- 主
“養生主”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ǎng shēng zhǔ]
- 漢字注音:
- ㄧㄤˇ ㄕㄥ ㄓㄨˇ
- 簡繁字形:
- 養生主
- 是否常用:
- 否
“養生主”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原為《莊子》篇名。后借作酒名。 2.供給生活所需的主人。
網絡解釋
養生主 (莊子作品)
《養生主》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創作的一篇文章,載于《莊子·內篇》。這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的總綱,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遵循事物的規律,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第三部分說明圣人不凝滯于事物,與世推移,以游其心,安時處順,窮天理、盡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態度,體現了作者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旨趣。文章描寫生動形象,細節刻畫精細入微,寓說理于故事之中,意趣橫生,富于啟發意義。
“養生主”的單字解釋
【養】:1.照顧、撫育:“撫養”、“養民”。《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2.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養蘭”、“養雞”。《周禮?夏官?圉人》:“圉人,當養馬芻牧之事。”3.陶冶品德:“修養品德”。《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4.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5.治療、調護:“調養”、“養顏”、“養病”。《儒林外史?第五回》:“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壞了的腿。”6.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7.信守、保持。《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信也。”8.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養由基。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主】:1.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腦: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財物的人)。當家作主。2.舊時臣子稱君王,下級稱上級,仆人稱家主:君主。主上。3.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決定:主張。主見。主意。主義。4.對事物有決定權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權(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權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將(jiàng)。6.預示:早霞主雨。7.舊時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蘭教對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創始人的稱呼。9.姓。
“養生主”的相關詞語
* 養生主的讀音是:yǎng shēng zhǔ,養生主的意思:養生主 (莊子作品)《養生主》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創作的一篇文章,載于《莊子·內篇》。這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的總綱,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遵循事物的規律,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第三部分說明圣人不凝滯于事物,與世推移,以游其心,安時處順,窮天理、盡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態度,體現了作者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旨趣。文章描寫生動形象,細節刻畫精細入微,寓說理于故事之中,意趣橫生,富于啟發意義。
基本解釋
1.原為《莊子》篇名。后借作酒名。 2.供給生活所需的主人。養生主 (莊子作品)
《養生主》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創作的一篇文章,載于《莊子·內篇》。這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的總綱,指出養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養生,說明處世、生活都要遵循事物的規律,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第三部分說明圣人不凝滯于事物,與世推移,以游其心,安時處順,窮天理、盡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態度,體現了作者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旨趣。文章描寫生動形象,細節刻畫精細入微,寓說理于故事之中,意趣橫生,富于啟發意義。【養】:1.照顧、撫育:“撫養”、“養民”。《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2.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養蘭”、“養雞”。《周禮?夏官?圉人》:“圉人,當養馬芻牧之事。”3.陶冶品德:“修養品德”。《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4.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5.治療、調護:“調養”、“養顏”、“養病”。《儒林外史?第五回》:“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壞了的腿。”6.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7.信守、保持。《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信也。”8.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養由基。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主】:1.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腦: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財物的人)。當家作主。2.舊時臣子稱君王,下級稱上級,仆人稱家主:君主。主上。3.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決定:主張。主見。主意。主義。4.對事物有決定權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權(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權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將(jiàng)。6.預示:早霞主雨。7.舊時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蘭教對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創始人的稱呼。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