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怎么讀 館的意思

漢字 | 館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ㄨㄢˇ |
部首 | [飠] 食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8 |
異體字 | 舘 館 館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館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928 |
其它編碼 | 五筆:wyvn|wvpn 倉頡:oijrr 鄭碼:oxwy 四角:83777 |
筆順編碼 | 3445115444525151 |
筆順筆畫 | 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丶丶フ丨フ一フ一 |
筆順名稱 | 撇 點 點 橫折 橫 橫 豎提 點 點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橫折 橫 |
館字的意思
同“館”。
館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館
guǎn ㄍㄨㄢˇ
◎ 同“館”。
英語 public building
德語 Laden, Gesch?ft, Restaurant (S)?,Sitz einer diplomatischen Vertretung ( z.B. Botschaft, Konsulat etc.)? (S)?,St?tte für kulturelle Aktivt?t ( z.B. Museum, Austellungshalle, Konzethalle, Bibliothek etc. )? (S)?,Unterkunft für G?ste ( z.B. Hotel, Pension. G?stehaus, etc. )? (S)
法語 h?tel,palais,musée,maison,restaurant
館字的詳細解釋
館字的辭典解釋
供賓客住宿的地方。如:「旅館」、「賓館」。
房舍、住所。如:「公館」、「別館」、「行館」。《文選·潘岳·懷舊賦》:「今九載而一來,空館閴其無人。」
供人進行文化活動的公共場所。如:「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
供客人飲食娛樂或從事某些工作的場所、商店。如:「餐館」、「酒館」、「茶館」、「照相館」。
官署。如:「大使館」、「領事館」。
舊時授徒教學的場所。如:「蒙館」。《醒世恒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青雖知不是同調,卻也藉他館地,為讀書之資,每事左湊著他。」
動安頓、接待。《左傳·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師還,館于虞。」唐·韓愈〈柳州羅池廟碑〉:「其夕,夢翼而告之曰:『館我于羅池。』」
康熙字典解釋
館【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玉篇》客舍。《詩·鄭風》適子之館兮。《禮·曾子問》公館復,私館不復。《註》公館,若今縣官舍也。《周禮·地官·遺人》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積。
又《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又《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註》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又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又與管通。《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註》管猶館也。
又《集韻》《韻會》??古緩切,音管。義同。
又葉扃縣切,音睊。《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妾之館。衆偉所施,極功窮變。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館【卷五】【食部】
客舍也。從食官聲。《周禮》: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積,以待朝聘之客。古玩切
說文解字注
(館)客舍也。鄭風、大雅傳曰。館、舍也。按館古假觀爲之。如白虎通引于邠斯觀。又引春秋築王姬觀于外。沈約宋書曰。陰館前漢作觀。後漢、晉作館。東觀餘論曰。漢書郊祀志作益壽延壽館。封禪書云。作益延壽觀。漢書衍一壽字耳。自唐以前六朝時。凡今道觀皆謂之某館。至唐始定謂之觀。從??。宮聲。古玩切。十四部。周禮。五十里有巿。巿有館。館有積。?待朝聘之客。遺人職。凡賓客會同師役。掌其道路之委積。五十里有巿。巿有??館。??館有積。鄭云。??館、樓可以觀望者也。以觀望釋館。釋名曰。觀者、於上觀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