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國的讀音 驃國的意思
驃國 驃國(220年-832年),伊洛瓦底江流域佛教古國,都城為卑謬,有18個屬國。中國史籍曾分志其史略。驃乃藏緬系中的一支,今不復存;或即緬人的前身。該國文化發達,擅長音樂。801年驃國王雍羌遣子,獻其國樂與唐朝。多涉及佛教。公元832年亡于南詔。
- 驃
- 國
“驃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iào guó]
- 漢字注音:
- ㄆㄧㄠˋ ㄍㄨㄛˊ
- 簡繁字形:
- 驃國
- 是否常用:
- 否
“驃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國名。在今緬甸境內。
網絡解釋
驃國
驃國(220年-832年),伊洛瓦底江流域佛教古國,都城為卑謬,有18個屬國。中國史籍曾分志其史略。驃乃藏緬系中的一支,今不復存;或即緬人的前身。該國文化發達,擅長音樂。801年驃國王雍羌遣子,獻其國樂與唐朝。多涉及佛教。公元832年亡于南詔。
“驃國”的單字解釋
【驃】:[piào]1.勇猛:驃勇。2.馬快跑的樣子。[biāo]馬的一種。全身淡黃栗色,鬃、尾等長毛部分近于白色,現叫銀河馬。也指全身黃栗色的馬,通稱黃驃馬。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驃國”的相關詞語
* 驃國的讀音是:piào guó,驃國的意思:驃國 驃國(220年-832年),伊洛瓦底江流域佛教古國,都城為卑謬,有18個屬國。中國史籍曾分志其史略。驃乃藏緬系中的一支,今不復存;或即緬人的前身。該國文化發達,擅長音樂。801年驃國王雍羌遣子,獻其國樂與唐朝。多涉及佛教。公元832年亡于南詔。
基本解釋
古國名。在今緬甸境內。驃國
驃國(220年-832年),伊洛瓦底江流域佛教古國,都城為卑謬,有18個屬國。中國史籍曾分志其史略。驃乃藏緬系中的一支,今不復存;或即緬人的前身。該國文化發達,擅長音樂。801年驃國王雍羌遣子,獻其國樂與唐朝。多涉及佛教。公元832年亡于南詔。【驃】:[piào]1.勇猛:驃勇。2.馬快跑的樣子。[biāo]馬的一種。全身淡黃栗色,鬃、尾等長毛部分近于白色,現叫銀河馬。也指全身黃栗色的馬,通稱黃驃馬。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