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疏的讀音 高疏的意思
高疏 詳細解釋 解釋:1.高曠貌。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高疏明月下,細膩早春前。” 2. 猶高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馬異》:“賦性高疎,詞調怪澀。雖風骨棱棱,不免枯瘠。”參見“ 高簡 ”。
- 高
- 疏
“高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āo shū]
- 漢字注音:
- ㄍㄠ ㄕㄨ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高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高疎"。 2.高曠貌。 3.猶高簡。
網絡解釋
高疏
詳細解釋
解釋:1.高曠貌。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高疏明月下,細膩早春前。”
2. 猶高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馬異》:“賦性高疎,詞調怪澀。雖風骨棱棱,不免枯瘠。”參見“ 高簡 ”。
“高疏”的單字解釋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高疏”的相關詞語
* 高疏的讀音是:gāo shū,高疏的意思:高疏 詳細解釋 解釋:1.高曠貌。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高疏明月下,細膩早春前。” 2. 猶高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馬異》:“賦性高疎,詞調怪澀。雖風骨棱棱,不免枯瘠。”參見“ 高簡 ”。
基本解釋
1.亦作"高疎"。 2.高曠貌。 3.猶高簡。高疏
詳細解釋解釋:1.高曠貌。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高疏明月下,細膩早春前。”
2. 猶高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馬異》:“賦性高疎,詞調怪澀。雖風骨棱棱,不免枯瘠。”參見“ 高簡 ”。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