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頭丸帖的讀音 鴨頭丸帖的意思
鴨頭丸帖 《鴨頭丸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唐代摹本,共有兩行15字,現藏于上海博物館。 這幅作品運筆非常熟練,筆畫勁利靈動,風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筆鋒人紙靈巧而又變化多姿,方筆、圓筆、側鋒、藏鋒都有,如“鴨”、“當”兩字起筆處是順著筆鋒直接入筆,“故”字起筆是側鋒,“頭”、“不”等字與上一字相連,所以是逆鋒起筆,但也有以頓筆和藏鋒起筆的,如“明、君”等字。字與字之間氣脈貫通,連中有斷,如第一行“明當必”,第二行的“集當與”筆畫連綿,而“佳、明”,“與、君”等字之間重新起筆,調整筆鋒,但暗中還是有呼應,斷連結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靈活。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
- 鴨
- 頭
- 丸
- 帖
“鴨頭丸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ā tóu wán tiē]
- 漢字注音:
- ㄧㄚ ㄊㄡˊ ㄨㄢˊ ㄊㄧㄝ
- 簡繁字形:
- 鴨頭丸帖
- 是否常用:
- 否
“鴨頭丸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書帖名。晉王獻之書。 辭典解釋
鴨頭丸帖 yā tóu wán tiè ㄧㄚ ㄊㄡˊ ㄨㄢˊ ㄊㄧㄝˋ 晉朝王獻之書寫的帖,二行十五字。筆勢飛動,神趣活現;筆畫之粗細,墨色之濃淡,筆意之承帶,均極為清楚,行氣首尾貫串。書法雅正,雄秀驚人,有天然妙韻。現藏于大陸上海博物館。
網絡解釋
鴨頭丸帖
《鴨頭丸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唐代摹本,共有兩行15字,現藏于上海博物館。
這幅作品運筆非常熟練,筆畫勁利靈動,風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筆鋒人紙靈巧而又變化多姿,方筆、圓筆、側鋒、藏鋒都有,如“鴨”、“當”兩字起筆處是順著筆鋒直接入筆,“故”字起筆是側鋒,“頭”、“不”等字與上一字相連,所以是逆鋒起筆,但也有以頓筆和藏鋒起筆的,如“明、君”等字。字與字之間氣脈貫通,連中有斷,如第一行“明當必”,第二行的“集當與”筆畫連綿,而“佳、明”,“與、君”等字之間重新起筆,調整筆鋒,但暗中還是有呼應,斷連結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靈活。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
“鴨頭丸帖”的單字解釋
【鴨】:同“鴨”。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丸】:1.小而呈球形的東西:彈丸。2.中成藥劑型之一。按規定處方,將藥物粉碎成細粉,加適宜的黏合劑做成圓球形制品,可分蜜丸、水丸、糊丸等。
【帖】:[tiē]1.服從;順從:服帖。2.妥當;穩當:妥帖。3.姓。[tiě]1.邀請客人的通知:請帖。2.舊時寫著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庚帖。換帖。3.(帖兒)寫著字的小紙片:字帖兒(便條)。4.量詞:一帖藥。[tiè]學習寫字或繪畫時臨摹用的樣本:碑帖。習字帖。畫帖。臨帖。
“鴨頭丸帖”的相關詞語
* 鴨頭丸帖的讀音是:yā tóu wán tiē,鴨頭丸帖的意思:鴨頭丸帖 《鴨頭丸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唐代摹本,共有兩行15字,現藏于上海博物館。 這幅作品運筆非常熟練,筆畫勁利靈動,風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筆鋒人紙靈巧而又變化多姿,方筆、圓筆、側鋒、藏鋒都有,如“鴨”、“當”兩字起筆處是順著筆鋒直接入筆,“故”字起筆是側鋒,“頭”、“不”等字與上一字相連,所以是逆鋒起筆,但也有以頓筆和藏鋒起筆的,如“明、君”等字。字與字之間氣脈貫通,連中有斷,如第一行“明當必”,第二行的“集當與”筆畫連綿,而“佳、明”,“與、君”等字之間重新起筆,調整筆鋒,但暗中還是有呼應,斷連結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靈活。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
基本解釋
書帖名。晉王獻之書。辭典解釋
鴨頭丸帖 yā tóu wán tiè ㄧㄚ ㄊㄡˊ ㄨㄢˊ ㄊㄧㄝˋ晉朝王獻之書寫的帖,二行十五字。筆勢飛動,神趣活現;筆畫之粗細,墨色之濃淡,筆意之承帶,均極為清楚,行氣首尾貫串。書法雅正,雄秀驚人,有天然妙韻。現藏于大陸上海博物館。
鴨頭丸帖
《鴨頭丸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寫在絹上的一件優秀草書作品,唐代摹本,共有兩行15字,現藏于上海博物館。這幅作品運筆非常熟練,筆畫勁利靈動,風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筆鋒人紙靈巧而又變化多姿,方筆、圓筆、側鋒、藏鋒都有,如“鴨”、“當”兩字起筆處是順著筆鋒直接入筆,“故”字起筆是側鋒,“頭”、“不”等字與上一字相連,所以是逆鋒起筆,但也有以頓筆和藏鋒起筆的,如“明、君”等字。字與字之間氣脈貫通,連中有斷,如第一行“明當必”,第二行的“集當與”筆畫連綿,而“佳、明”,“與、君”等字之間重新起筆,調整筆鋒,但暗中還是有呼應,斷連結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靈活。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
【鴨】:同“鴨”。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丸】:1.小而呈球形的東西:彈丸。2.中成藥劑型之一。按規定處方,將藥物粉碎成細粉,加適宜的黏合劑做成圓球形制品,可分蜜丸、水丸、糊丸等。
【帖】:[tiē]1.服從;順從:服帖。2.妥當;穩當:妥帖。3.姓。[tiě]1.邀請客人的通知:請帖。2.舊時寫著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庚帖。換帖。3.(帖兒)寫著字的小紙片:字帖兒(便條)。4.量詞:一帖藥。[tiè]學習寫字或繪畫時臨摹用的樣本:碑帖。習字帖。畫帖。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