鷩怎么讀 鷩的意思

漢字 | 鷩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ㄧˋ |
部首 | [鳥] 鳥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2 部外:11 |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DE9 |
其它編碼 | 五筆:umio|itqo 倉頡:fkhaf 鄭碼:kvmr 四角:98327 |
筆順編碼 | 4325234313432511154444 |
筆順筆畫 | 丶ノ丨フ丨ノ丶ノ一ノ丶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 |
筆順名稱 | 點 撇 豎 橫折 豎 撇 點 撇 橫 撇 捺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
鷩字的意思
赤雉,即“錦雞”:“背負鷩鳥之毛,服飾甚偉。”
鷩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鷩
bì ㄅㄧˋ
◎ 赤雉,即“錦雞”:“背負鷩鳥之毛,服飾甚偉。”
英語 pheasant
法語 faisan doré,phasianus pictus
鷩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鷩 bì
〈名〉
(1) 錦雞(金雞)的別名 [golden pheasant]
鷩,赤雉也。從鳥,敝聲。——《說文》
牡山多赤鷩。——《山海經·中山經》
(2) 中國西藏產的一種顏色輝煌的雉,常人工飼養作裝飾鳥
鷩字的辭典解釋
動物名。鳥綱雞形目。形與雉相似,羽毛美麗,產于大陸地區西南部山野。《爾雅·釋鳥》:「??雉。」晉·郭璞·注:「似山雞而小冠,背毛黃,腹下赤,項綠色鮮明。」也稱為「錦雞」。
??ㄅㄧㄝ?biē(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鷩【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幷列切《集韻》《正韻》必列切,??音??。《說文》鷩,赤雉也。一名山雞,一名錦雞,一名鵕?,一名金雞。《爾雅·釋鳥》鷩雉。《郭註》似山雞而小,冠背毛黃,腹下赤,項綠色鮮明。《劉敬叔異苑》山雞愛其羽毛,照水卽舞,目眩多溺,以文累其身者也。
又鷩冕。《周禮·春官·司服》王饗先公,饗射則鷩冕。《釋名》鷩雉之憋惡者,山雞是也。鷩,憋也。性急憋,不可生服,必自殺,故畫其形於衣,以象人執耿介之節也。
又《山海經》小華山多赤鷩,養之禦火災。
又《廣韻》《集韻》《韻會》??必袂切,音蔽。
又《集韻》必至切,音畀。
又《正韻》必弊切,音萆。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鷩【卷四】【鳥部】
赤雉也。從鳥敝聲。《周禮》曰:“孤服鷩冕。”幷列切
說文解字注
(鷩)赤雉也。隹部雉十四穜。有鷩雉。釋鳥。鷩雉。樊光曰。丹雉也。左傳。丹鳥氏司閉也。杜曰。丹鳥、鷩雉也。以立秋來。立冬去。入大水爲蜃。周禮鷩冕注曰。鷩畫以雉。謂華蟲也。華蟲、五色之蟲。繢人職曰鳥獸蛇襍四時五色以章之、謂是也。考工記鳥獸蛇注曰。蟲之毛鱗有文采者也。按鄭意鷩爲雉五色。不云赤雉也。許云赤雉。與樊光合。從鳥。敝聲。幵列切。十五部。周禮曰。孤服鷩冕。司服曰。矦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此云孤服鷩冕者、葢以天子之孤當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