鶻怎么讀 鶻的意思
“鶻”字共有2個讀音:
[gǔ]
[hú]

漢字 | 鶻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ㄨˇ|ㄏㄨˊ |
部首 | [鳥] 鳥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9 |
異體字 | 鶻 ?? ??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鶻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E58 |
其它編碼 | 五筆:meqg 倉頡:bbpym 鄭碼:lwrz 四角:77227 |
筆順編碼 | 25545251135451 |
筆順筆畫 | 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ノフ丶フ一 |
鶻字的意思
[hú]
隼。
[gǔ]〔鶻鸼〕也叫鶻鳩。古書上說的一種候鳥。鸼(zhōu)。
鶻字的基本解釋
● 鶻
(鶻)
gǔ ㄍㄨˇ
〔鶻鸼〕古書上說的一種鳥,短尾,青黑色。
● 鶻
(鶻)
hú ㄏㄨˊ
隼(sǔn)。
英語
a kind of pigeon; treron permagna
德語 Zugvogel ,Falke (S)
法語 faucon,oiseau migrateur
鶻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鶻
(1) 鶻 gǔ
(2) 另見 hú
基本詞義
◎ 鶻
鶻 hú
〈名〉
(1) 鷙鳥名。即隼 [falcon]。部分隼屬動物的舊稱
山上棲鶻。——宋· 蘇軾《石鐘山記》
俊鶻摶水禽。——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山中棲鶻。
又如:鶻雕(即斑鳩);鶻人(飼養獵鷹的人)
(2) 另見 gǔ
鶻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鶻【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集韻》??古忽切,音骨。《說文》鶻鵃也。《玉篇》班鳩也。《爾雅·釋鳥》鶌鳩,鶻鵃。《註》似山雀而小,短尾,靑黑色,多聲,江東呼爲鶻鵃。《本草》鶻鵃,一名鶻嘲。北人呼爲??鷜鳥。《張衡·東京賦》鶻嘲春鳴。《正字通》鶻多義,冬撮鳥之盈握者,夜燠其爪掌,旦縱之。禽經曰:鶻不擊胎。《李邕鶻賦》營全鳩以自暖,乃詰朝而自釋。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鶻鵃氏司事也。
又舟名。《海物異名記》越人水戰,舟名海鶻。急流浴浪不溺。
又《廣韻》《集韻》??戸八切,音滑。義同。
又《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音搰。《廣韻》鶻,鳥名。鷹屬。
又回鶻。《唐書·回鶻傳》元魏時號高車部,隋曰韋紇,亦曰回紇,德宗時請改爲回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鶻【卷四】【鳥部】
鶻鵃也。從鳥骨聲。古忽切
說文解字注
(鶻)鶻鵃也。按鶻鵃二篆宜蒙鶌篆類廁。乃中隔以祝鳩。豈轉寫倒易與。小宛釋文云。鵰、字林作鵃。云骨鵃、小種鳩也。不云說文作鵃而係字林。且字林鶻作骨。豈鶻鵃二篆說文本無。而後人益之與。從鳥。骨聲。古忽切。十五部。
鶻字組詞
鶻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鶻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