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官的讀音 鹽官的意思
鹽官 (秦漢時主管鹽政的官署)中國秦漢時主管鹽政的官署。戰國時期,秦國于商鞅變法后設置鹽官,管理食鹽專營一事。漢初,開山澤之禁,允許私人經營鹽業。漢武帝時期,外開邊疆,頻繁用兵,財用不足,于元狩年間(前122年一前115年)將鹽業收歸官營,在中央歸大司農屬下的斡官經營,納入國家財政。在產區和主要中轉地設隸屬于大司農的鹽官,鹽官沒有長。丞,亦可由郡守提名任命。鹽官主管鹽的生產、分配和大規模的轉運。西漢末年和王莽時期,設置鹽官的郡國和縣共37處,分布于27個郡國。東漢初期,漢光武帝廢除食鹽專賣,但仍在產鹽地區設置鹽官,主管征收鹽稅。后漢章帝元和年間一度恢復官營辦法,漢和帝永元年(88年)即廢止。此后,鹽業民營,鹽官仍主稅課,直至東漢末。
- 鹽
- 官
“鹽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 guān]
- 漢字注音:
- ㄧㄢˊ ㄍㄨㄢ
- 簡繁字形:
- 鹽官
- 是否常用:
- 否
“鹽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主管鹽務的官員。始于漢代。
網絡解釋
鹽官 (秦漢時主管鹽政的官署)
中國秦漢時主管鹽政的官署。戰國時期,秦國于商鞅變法后設置鹽官,管理食鹽專營一事。漢初,開山澤之禁,允許私人經營鹽業。漢武帝時期,外開邊疆,頻繁用兵,財用不足,于元狩年間(前122年一前115年)將鹽業收歸官營,在中央歸大司農屬下的斡官經營,納入國家財政。在產區和主要中轉地設隸屬于大司農的鹽官,鹽官沒有長。丞,亦可由郡守提名任命。鹽官主管鹽的生產、分配和大規模的轉運。西漢末年和王莽時期,設置鹽官的郡國和縣共37處,分布于27個郡國。東漢初期,漢光武帝廢除食鹽專賣,但仍在產鹽地區設置鹽官,主管征收鹽稅。后漢章帝元和年間一度恢復官營辦法,漢和帝永元年(88年)即廢止。此后,鹽業民營,鹽官仍主稅課,直至東漢末。
“鹽官”的單字解釋
【鹽】:同“鹽”。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鹽官”的相關詞語
* 鹽官的讀音是:yán guān,鹽官的意思:鹽官 (秦漢時主管鹽政的官署)中國秦漢時主管鹽政的官署。戰國時期,秦國于商鞅變法后設置鹽官,管理食鹽專營一事。漢初,開山澤之禁,允許私人經營鹽業。漢武帝時期,外開邊疆,頻繁用兵,財用不足,于元狩年間(前122年一前115年)將鹽業收歸官營,在中央歸大司農屬下的斡官經營,納入國家財政。在產區和主要中轉地設隸屬于大司農的鹽官,鹽官沒有長。丞,亦可由郡守提名任命。鹽官主管鹽的生產、分配和大規模的轉運。西漢末年和王莽時期,設置鹽官的郡國和縣共37處,分布于27個郡國。東漢初期,漢光武帝廢除食鹽專賣,但仍在產鹽地區設置鹽官,主管征收鹽稅。后漢章帝元和年間一度恢復官營辦法,漢和帝永元年(88年)即廢止。此后,鹽業民營,鹽官仍主稅課,直至東漢末。
基本解釋
主管鹽務的官員。始于漢代。鹽官 (秦漢時主管鹽政的官署)
中國秦漢時主管鹽政的官署。戰國時期,秦國于商鞅變法后設置鹽官,管理食鹽專營一事。漢初,開山澤之禁,允許私人經營鹽業。漢武帝時期,外開邊疆,頻繁用兵,財用不足,于元狩年間(前122年一前115年)將鹽業收歸官營,在中央歸大司農屬下的斡官經營,納入國家財政。在產區和主要中轉地設隸屬于大司農的鹽官,鹽官沒有長。丞,亦可由郡守提名任命。鹽官主管鹽的生產、分配和大規模的轉運。西漢末年和王莽時期,設置鹽官的郡國和縣共37處,分布于27個郡國。東漢初期,漢光武帝廢除食鹽專賣,但仍在產鹽地區設置鹽官,主管征收鹽稅。后漢章帝元和年間一度恢復官營辦法,漢和帝永元年(88年)即廢止。此后,鹽業民營,鹽官仍主稅課,直至東漢末。【鹽】:同“鹽”。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