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漬食物的讀音 鹽漬食物的意思
辭典解釋鹽漬食物 yán zì shí wù 利用鹽之防腐、吸收水分、增加風味等特性所做成的食物。
- 鹽
- 漬
- 食
- 物
“鹽漬食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 zì shí wù]
- 漢字注音:
- ㄧㄢˊ ㄗˋ ㄕˊ ㄨˋ
- 簡繁字形:
- 鹽漬食物
- 是否常用:
- 否
“鹽漬食物”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鹽漬食物 yán zì shí wù ㄧㄢˊ ㄗˋ ㄕˊ ㄨˋ 利用鹽之防腐、吸收水分、增加風味等特性所做成的食物。
網絡解釋
“鹽漬食物”的單字解釋
【鹽】:同“鹽”。
【漬】:1.浸泡:“醃漬”、“浸漬”。《三國志?卷二十九?方技傳?華佗傳》:“佗令溫湯近熱,漬手其中,卒可得寐。”2.沾染。宋?陸游《醉歌》:“百騎河灘獵盛秋,至今血漬短貂裘。”3.牲畜感染疫病而死。《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羽鳥曰降,四足曰漬。”4.積留在物體上的汙痕:“油漬”、“墨漬”、“汙漬”。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物】:1.東西;事物:動物。貨物。物質。物盡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物議。待人接物。3.內容;實質:言之有物。空洞無物。4.姓。
“鹽漬食物”的相關詞語
* 鹽漬食物的讀音是:yán zì shí wù,鹽漬食物的意思:辭典解釋鹽漬食物 yán zì shí wù 利用鹽之防腐、吸收水分、增加風味等特性所做成的食物。
辭典解釋
鹽漬食物 yán zì shí wù ㄧㄢˊ ㄗˋ ㄕˊ ㄨˋ利用鹽之防腐、吸收水分、增加風味等特性所做成的食物。
【鹽】:同“鹽”。
【漬】:1.浸泡:“醃漬”、“浸漬”。《三國志?卷二十九?方技傳?華佗傳》:“佗令溫湯近熱,漬手其中,卒可得寐。”2.沾染。宋?陸游《醉歌》:“百騎河灘獵盛秋,至今血漬短貂裘。”3.牲畜感染疫病而死。《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羽鳥曰降,四足曰漬。”4.積留在物體上的汙痕:“油漬”、“墨漬”、“汙漬”。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物】:1.東西;事物:動物。貨物。物質。物盡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境:物議。待人接物。3.內容;實質:言之有物。空洞無物。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