麑怎么讀 麑的意思
“麑”字共有1個讀音:
[ní]

漢字 | 麑 |
---|---|
讀音 |
|
注音 | ㄋㄧˊ |
部首 | [鹿] 鹿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9 部外:8 |
異體字 | 猊 麛 |
字形結構 | 半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E91 |
其它編碼 | 五筆:ynjq|oxxq 倉頡:iphxu 鄭碼:txnr 四角:00212 |
筆順編碼 | 4135221153532151135 |
筆順筆畫 | 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ノ丨一フ一一ノフ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撇 橫折 豎 豎 橫 橫 豎提 撇 豎彎鉤 撇 豎 橫 橫折 橫 橫 撇 豎彎鉤 |
麑字的意思
古書上指小鹿。
麑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麑
ní ㄋㄧˊ
◎ 幼鹿。
英語 fawn, young deer
德語 beige, hellbraun
法語 faon
麑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麑 ní
〈名〉
(1) 幼鹿 [fawns]
冬日麑裘。——《韓非子·五蠹》
(2) 又如:麑母(幼鹿之母);麑鹿(初生小鹿);麑裘(用小鹿皮做的皮衣);麑卵(鹿胎)
麑字的辭典解釋
麑ㄋㄧˊní名
狻麑:即獅子。也作「狻猊」。
小鹿。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麑〉:「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通「麛」。
康熙字典解釋
麑【亥集下】【鹿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同猊。《說文》狻麑,獸也。《爾雅·釋獸》狻麑,如虦貓,食虎豹。《註》卽獅子也。出西域。漢順帝時,疏勒王獻幇牛及獅子。《穆天子傳》狻猊日走五百里。
又鹿子也。《禮·玉藻》麑裘靑豻褎,絞衣以裼之。《論語》素衣麑裘。《疏》麑裘,鹿子皮以爲裘也。
又人名。鉏麑,晉力士。見《左傳·宣三年》。
又《集韻》綿批切,音迷。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麑【卷十】【鹿部】
狻麑,獸也。從鹿兒聲。五雞切
說文解字注
(麑)狻麑獸也。釋獸曰。狻麑如虦貓。食虎豹。從鹿。兒聲。五雞切。十六部。按此篆與犬部狻篆疑皆後人所增。
麑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麑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