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鉉的讀音 鼎鉉的意思
鼎鉉 舉鼎之具,亦借指鼎 1.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 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 2.外觀形象, 如鼎初爻是鼎足, 二三四爻是鼎腹, 五爻. 是鼎耳, 上爻是鼎鉉 --《易經》 3.猶臺鼎。鉉,鼎耳,以代鼎。鼎三足,有三公之象,故以喻宰輔重臣。《晉書·韓伯傳》:“ 王湛 門資臺鉉,地處膏腴,識表鄰機,才惟王佐。”《魏書·元禧傳》:“太尉位居臺鉉,在冢宰之上。” 唐 白居易 《贈杜佑太尉制》:“外領藩鎮,內參臺鉉。積勤盡悴,迨過三紀。”《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或居臺鉉,或處權衡。”
- 鼎
- 鉉
“鼎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ǐng xuàn]
- 漢字注音:
- ㄉㄧㄥˇ ㄒㄨㄢˋ
- 簡繁字形:
- 鼎鉉
- 是否常用:
- 否
“鼎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舉鼎之具。亦借指鼎。 2.指宰相。
網絡解釋
鼎鉉
舉鼎之具,亦借指鼎
1.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
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
2.外觀形象, 如鼎初爻是鼎足, 二三四爻是鼎腹, 五爻. 是鼎耳, 上爻是鼎鉉 --《易經》
3.猶臺鼎。鉉,鼎耳,以代鼎。鼎三足,有三公之象,故以喻宰輔重臣。《晉書·韓伯傳》:“ 王湛 門資臺鉉,地處膏腴,識表鄰機,才惟王佐。”《魏書·元禧傳》:“太尉位居臺鉉,在冢宰之上。” 唐 白居易 《贈杜佑太尉制》:“外領藩鎮,內參臺鉉。積勤盡悴,迨過三紀。”《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或居臺鉉,或處權衡。”
“鼎鉉”的單字解釋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鉉】:同“鉉”。
“鼎鉉”的相關詞語
* 鼎鉉的讀音是:dǐng xuàn,鼎鉉的意思:鼎鉉 舉鼎之具,亦借指鼎 1.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 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 2.外觀形象, 如鼎初爻是鼎足, 二三四爻是鼎腹, 五爻. 是鼎耳, 上爻是鼎鉉 --《易經》 3.猶臺鼎。鉉,鼎耳,以代鼎。鼎三足,有三公之象,故以喻宰輔重臣。《晉書·韓伯傳》:“ 王湛 門資臺鉉,地處膏腴,識表鄰機,才惟王佐。”《魏書·元禧傳》:“太尉位居臺鉉,在冢宰之上。” 唐 白居易 《贈杜佑太尉制》:“外領藩鎮,內參臺鉉。積勤盡悴,迨過三紀。”《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或居臺鉉,或處權衡。”
基本解釋
1.舉鼎之具。亦借指鼎。 2.指宰相。鼎鉉
舉鼎之具,亦借指鼎1.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
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
2.外觀形象, 如鼎初爻是鼎足, 二三四爻是鼎腹, 五爻. 是鼎耳, 上爻是鼎鉉 --《易經》
3.猶臺鼎。鉉,鼎耳,以代鼎。鼎三足,有三公之象,故以喻宰輔重臣。《晉書·韓伯傳》:“ 王湛 門資臺鉉,地處膏腴,識表鄰機,才惟王佐。”《魏書·元禧傳》:“太尉位居臺鉉,在冢宰之上。” 唐 白居易 《贈杜佑太尉制》:“外領藩鎮,內參臺鉉。積勤盡悴,迨過三紀。”《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或居臺鉉,或處權衡。”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鉉】:同“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