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魚幕燕的讀音 鼎魚幕燕的意思
【解釋】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示例】~,亡在旦夕。 ◎《元史·外夷傳》【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極其危險
- 鼎
- 魚
- 幕
- 燕
“鼎魚幕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ǐng yú mù yàn]
- 漢字注音:
- ㄉㄧㄥˇ ㄩˊ ㄇㄨˋ ㄧㄢˋ
- 簡繁字形:
- 鼎魚幕燕
- 是否常用:
- 否
“鼎魚幕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文選.丘遲》:"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注:"袁崧《后漢書》:'朱穆上疏曰: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左氏傳》曰:'吳季札曰:夫子之在此也,猶燕巢于幕之上。'"后以"鼎魚幕燕"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網絡解釋
【解釋】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示例】~,亡在旦夕。 ◎《元史·外夷傳》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極其危險
“鼎魚幕燕”的單字解釋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魚】:同“魚”。
【幕】:1.覆蓋在上面的大塊的布、綢、氈子等;帳篷:帳幕。夜幕。2.掛著的大塊的布、綢、絲絨等(演戲或放映電影、幻燈所用的):開幕。閉幕。銀幕。3.古代戰爭時將帥的帳篷;古代將帥或行政長官辦公的地方:幕府。幕僚。4.戲劇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場:第二幕第一場。看了這幅畫,我不禁回憶起兒時生活的一幕來。5.姓。
【燕】:[yàn]1.鳥類。體小,翅長,尾為剪刀狀。在中國春向北來,秋返南方。捕食昆蟲,是益鳥。2.安樂:燕安。3.古又同“飲宴”的“宴”。[yān]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22)。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為秦所滅。2.指河北北部。
“鼎魚幕燕”的相關詞語
* 鼎魚幕燕的讀音是:dǐng yú mù yàn,鼎魚幕燕的意思:【解釋】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示例】~,亡在旦夕。 ◎《元史·外夷傳》【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極其危險
基本解釋
《文選.丘遲》:"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注:"袁崧《后漢書》:'朱穆上疏曰: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左氏傳》曰:'吳季札曰:夫子之在此也,猶燕巢于幕之上。'"后以"鼎魚幕燕"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解釋】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示例】~,亡在旦夕。 ◎《元史·外夷傳》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極其危險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業:定鼎。問鼎。3.大:鼎力。鼎言。4.鍋。5.姓。6.正當;正在:鼎盛。
【魚】:同“魚”。
【幕】:1.覆蓋在上面的大塊的布、綢、氈子等;帳篷:帳幕。夜幕。2.掛著的大塊的布、綢、絲絨等(演戲或放映電影、幻燈所用的):開幕。閉幕。銀幕。3.古代戰爭時將帥的帳篷;古代將帥或行政長官辦公的地方:幕府。幕僚。4.戲劇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場:第二幕第一場。看了這幅畫,我不禁回憶起兒時生活的一幕來。5.姓。
【燕】:[yàn]1.鳥類。體小,翅長,尾為剪刀狀。在中國春向北來,秋返南方。捕食昆蟲,是益鳥。2.安樂:燕安。3.古又同“飲宴”的“宴”。[yān]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22)。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為秦所滅。2.指河北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