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鼏怎么讀 鼏的意思

    “鼏”字共有1個讀音: [mì]  
    鼏
    漢字
    讀音 [mì]
    注音 ㄇㄧˋ
    部首 [鼎]  鼎字旁
    筆畫 總筆畫:14 部外:2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F0F
    其它編碼 五筆:phnn 倉頡:bbul 鄭碼:wwzn 四角:37227
    筆順編碼 45251115132125
    筆順筆畫 丶フ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筆順名稱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折撇/豎折折 橫 撇 豎 橫 豎 橫折

    鼏字的意思

    1.鼎蓋:“離肺實于鼎,設扃鼏。”

    2.古同“”,覆蓋東西的巾:“犧尊疏布鼏。”

    鼏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mì ㄇㄧˋ

    鼎蓋:“離肺實于鼎,設扃鼏。”古同“”,覆蓋東西的巾:“犧尊疏布鼏。”

    英語 cover of tripod caldron

    德語 (English: cover of tripod kettle)?

    鼏字的詳細解釋

    鼏字的辭典解釋

    鼏ㄇㄧˋmì名

    古代覆蓋酒樽的布巾。《玉篇·鼎部》:「鼏,覆樽巾也。」《禮記·禮器》:「犧尊疏布鼏。」

    鼎蓋。《玉篇·鼎部》:「鼏,鼎蓋。」《儀禮·士喪禮》:「右人左執匕,抽扃予左手兼執之,取鼏委于鼎北,加扃不坐。」

    康熙字典解釋

    鼏【亥集下】【鼎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2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音覓。《玉篇》覆樽巾也。《禮·禮器》犧尊疏布鼏。

    又《玉篇》鼎蓋也。《儀禮·士冠禮》特豚,載合升,離肺,實于鼎,設扃鼏。《註》鼏,鼎覆也。

    又《廣雅》鼏,慢閹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鼏【卷七】【鼎部】

    以木橫貫鼎耳而舉之。從鼎冂聲。《周禮》:“廟門容大鼏七箇。” 即《易》“玉鉉大吉”也。莫狄切文四重一

    說文解字注

    (鼏)鼎覆也。從鼎冖。冖亦聲。此九字各本無。以鼏篆鼏解牛頭馬脯而合之。今補正。鼏見禮經。所以覆鼎。用茅爲之。今本作鼏。正字也。禮古文作密。叚借字也。從鼎冖者冖覆也。冖亦聲者據冥字之解知之。古者覆巾謂之幎。鼎葢謂之鼏。而禮經時亦通用。?部??從鼏聲。亦作蜜。虎部?讀若鼏。是知鼏古音同冥。亦同密。在十一十二部之閒。今音則莫狄切。

    鼏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鼏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