鼐怎么讀 鼐的意思
“鼐”字共有1個讀音:
[nài]

漢字 | 鼐 |
---|---|
讀音 |
|
注音 | ㄋㄞˋ |
部首 | [鼎] 鼎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2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F10 |
其它編碼 | 五筆:ehnn|bhnn 倉頡:nsbul 鄭碼:ymzn 四角:17227 |
筆順編碼 | 53251115132125 |
筆順筆畫 | フノ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
筆順名稱 |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折撇/豎折折 橫 撇 豎 橫 豎 橫折 |
鼐字的意思
大鼎。
鼐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鼐
nài ㄋㄞˋ
◎ 大鼎。
英語 incense tripod
法語 chaudière
鼐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鼐 nài
〈名〉
(形聲。從鼎,乃聲。本義:大鼎) 同本義 [big tripod]
鼐字的辭典解釋
鼐ㄋㄞˋnài 名
大鼎。《爾雅·釋器》:「鼎絕大謂之鼐。」晉·郭璞·注:「最大者。」《詩經·周頌·絲衣》:「鼐鼎及鼒。」漢·毛亨·傳:「大鼎謂之鼐。」
康熙字典解釋
鼐【亥集下】【鼎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2畫
《唐韻》奴代切《集韻》《韻會》乃代切,??音耐。《說文》鼎之絕大者。《廣雅》鼎絕大謂之鼐。《詩·周頌》鼐鼎及鼒。
又《廣韻》奴亥切《集韻》《韻會》《正韻》曩亥切,??音乃。義同。
又《集韻》寧鄧切,能去聲。大鼎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鼐【卷七】【鼎部】
鼎之絕大者。從鼎乃聲。《魯詩》說:鼐,小鼎。奴代切
說文解字注
(鼐)鼎之絕大者。釋器曰。鼎絕大謂之鼐。周頌傳曰。大鼎謂之鼐。小鼎謂之鼒。傳與爾雅說鼒異。說鼐則略同。絕大謂函牛之鼎也。九家易曰。牛鼎受一斛。羊鼎五斗。豕鼎三斗。乃者、詞之難也。故從乃爲大。才者、艸木之初也。故從才爲小。從鼎。乃聲。奴代切。一部。魯詩說鼐、小鼎。魯詩說、謂傳魯申公之學者也。惠氏棟云。說苑曰。詩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自內及外。以小及大也。魯詩者、劉向家學。故說鼐小鼒大。
鼐字組詞
鼐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鼐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