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非耦的讀音 齊大非耦的意思
【解釋】舊時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出處】《左傳·桓公六年》:“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示例】臣聞~,著者前誥。辭霍不婚,垂稱往烈。 ◎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
- 齊
- 大
- 非
- 耦
“齊大非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 dà fēi ǒu]
- 漢字注音:
- ㄑㄧˊ ㄉㄚˋ ㄈㄟ ㄡˇ
- 簡繁字形:
- 齊大非耦
- 是否常用:
- 否
“齊大非耦”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齊大非耦 qí dà fēi ǒu ㄑㄧˊ ㄉㄚˋ ㄈㄟ ㄡˇ 耦,配偶。春秋時齊侯想將女兒嫁給鄭國太子忽,太子以國力懸殊不敢高攀而辭卻,人問其故,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典出《左傳.桓公六年》。比喻婚姻門第不相稱,不敢高攀。也作「齊大非偶」。
英語 variant of 齊大非偶|齊大非偶[qi2 da4 fei1 ou3]
網絡解釋
【解釋】舊時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出處】《左傳·桓公六年》:“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示例】臣聞~,著者前誥。辭霍不婚,垂稱往烈。 ◎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
“齊大非耦”的單字解釋
【齊】:[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臍”。肚臍。23.同“臍”。24.同“臍”。當中;中央。25.同“臍”。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況日非。10.指非洲。
【耦】:1.古指兩人并肩而耕。2.同“偶”。
“齊大非耦”的相關詞語
* 齊大非耦的讀音是:qí dà fēi ǒu,齊大非耦的意思:【解釋】舊時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出處】《左傳·桓公六年》:“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示例】臣聞~,著者前誥。辭霍不婚,垂稱往烈。 ◎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
辭典解釋
齊大非耦 qí dà fēi ǒu ㄑㄧˊ ㄉㄚˋ ㄈㄟ ㄡˇ耦,配偶。春秋時齊侯想將女兒嫁給鄭國太子忽,太子以國力懸殊不敢高攀而辭卻,人問其故,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典出《左傳.桓公六年》。比喻婚姻門第不相稱,不敢高攀。也作「齊大非偶」。
英語 variant of 齊大非偶|齊大非偶[qi2 da4 fei1 ou3]
【解釋】舊時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出處】《左傳·桓公六年》:“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示例】臣聞~,著者前誥。辭霍不婚,垂稱往烈。 ◎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
【齊】:[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臍”。肚臍。23.同“臍”。24.同“臍”。當中;中央。25.同“臍”。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況日非。10.指非洲。
【耦】:1.古指兩人并肩而耕。2.同“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