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的讀音 齊泰的意思
齊泰 齊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禮,別號南塘。明太祖賜名泰,明南直隸溧水(現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人,明初著名官員。 洪武十七年(1384年)應天鄉試解元,次年成進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臨終,齊泰召授顧命輔佐皇太孫,建文帝登基后,命他與黃子澄同參國政,不久晉升為兵部尚書。 齊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議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發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之后他請削燕王朱棣屬籍,聲罪致討,力主伐燕。建文軍屢敗,齊泰等被罷官,又被建文帝召還,不久又遭貶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師(今南京)失守,齊泰奔走外郡以圖興復。被燕軍執于京師,不屈而死,禍及九族。 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贈太保,謚號“節愍”。
- 齊
- 泰
“齊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 tài]
- 漢字注音:
- ㄑㄧˊ ㄊㄞˋ
- 簡繁字形:
- 齊泰
- 是否常用:
- 否
“齊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太平。
網絡解釋
齊泰
齊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禮,別號南塘。明太祖賜名泰,明南直隸溧水(現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人,明初著名官員。
洪武十七年(1384年)應天鄉試解元,次年成進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臨終,齊泰召授顧命輔佐皇太孫,建文帝登基后,命他與黃子澄同參國政,不久晉升為兵部尚書。
齊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議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發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之后他請削燕王朱棣屬籍,聲罪致討,力主伐燕。建文軍屢敗,齊泰等被罷官,又被建文帝召還,不久又遭貶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師(今南京)失守,齊泰奔走外郡以圖興復。被燕軍執于京師,不屈而死,禍及九族。
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贈太保,謚號“節愍”。
“齊泰”的單字解釋
【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泰】:1.平安;安寧:泰然。國泰民安。2.極;最:泰西。3.太;過甚:簡略泰甚。富貴泰盛。4.姓。
“齊泰”的相關成語
“齊泰”的相關詞語
* 齊泰的讀音是:qí tài,齊泰的意思:齊泰 齊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禮,別號南塘。明太祖賜名泰,明南直隸溧水(現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人,明初著名官員。 洪武十七年(1384年)應天鄉試解元,次年成進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臨終,齊泰召授顧命輔佐皇太孫,建文帝登基后,命他與黃子澄同參國政,不久晉升為兵部尚書。 齊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議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發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之后他請削燕王朱棣屬籍,聲罪致討,力主伐燕。建文軍屢敗,齊泰等被罷官,又被建文帝召還,不久又遭貶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師(今南京)失守,齊泰奔走外郡以圖興復。被燕軍執于京師,不屈而死,禍及九族。 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贈太保,謚號“節愍”。
基本解釋
太平。齊泰
齊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禮,別號南塘。明太祖賜名泰,明南直隸溧水(現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人,明初著名官員。洪武十七年(1384年)應天鄉試解元,次年成進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臨終,齊泰召授顧命輔佐皇太孫,建文帝登基后,命他與黃子澄同參國政,不久晉升為兵部尚書。
齊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議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發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之后他請削燕王朱棣屬籍,聲罪致討,力主伐燕。建文軍屢敗,齊泰等被罷官,又被建文帝召還,不久又遭貶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師(今南京)失守,齊泰奔走外郡以圖興復。被燕軍執于京師,不屈而死,禍及九族。
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贈太保,謚號“節愍”。
【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泰】:1.平安;安寧:泰然。國泰民安。2.極;最:泰西。3.太;過甚:簡略泰甚。富貴泰盛。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