齟怎么讀 齟的意思
“齟”字共有1個讀音:
[jǔ]

漢字 | 齟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ㄩˇ |
部首 | [齒] 齒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0 部外:5 |
異體字 | ? 齟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齟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F5F |
其它編碼 | 五筆:hwwg|hbeg 倉頡:yubm 鄭碼:iolc 四角:27712 |
筆順編碼 | 21213434134345225111 |
筆順筆畫 | 丨一丨一ノ丶ノ丶一ノ丶ノ丶フ丨丨フ一一一 |
筆順名稱 | 豎 橫 豎 橫 撇 點 撇 點 橫 撇 點 撇 點 豎折/豎彎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橫 |
齟字的意思
同“齟”。
齟字的基本解釋
● 齟
jǔ ㄐㄩˇ
〔齟齬〕?上下齒不相對應。《集韻?語韻》:“齟,齟齬,齒不正。”?抵觸不合。 《太玄?親》:“親非其膚,其志齟齬。” ?別離。宋王安石《酬沖卿見別》:“兩地塵沙今齟齬,二年風月共婆娑。” ?不平正。清李必恒《鐃歌?役者謳》:“輦粟陟砠,山石齟齬。” 咀嚼。《玉篇?齒部》:“齟,齧也。”《集韻?語韻》:“齟,嚼也。”
● 齟
zhā ㄓㄚ
同“?”。牙齒不正。《集韻?麻韻》:“?,齒不正也。或省。”
英語 irregular teeth; discord
德語 irregul?r, ordnungswidrig
法語 arcade dentaire irrégulière
齟字的詳細解釋
齟字的辭典解釋
齟ㄐㄩˇjǔ
參見「齟齬 」條。
康熙字典解釋
齟【亥集下】【齒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5畫
《集韻》在呂切,音咀。《說文》齒不相値曰齟齬。《六書故》鋸齒出入亦曰齟齬。
又《玉篇》齧也。《集韻》嚼也。
又《廣韻》牀呂切《集韻》狀所切,??音鉏。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義??同。
又《集韻》《韻會》??莊加切,音樝。《前漢·東方朔傳》令壺齟老柏塗。齟者,齒不正也。《張晏註》齟,讀如樝犁之樝。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卷二】【齒部】
齬齒也。從齒虘聲。側加切
說文解字注
(?)?齬、逗。曡韻。齒不相値也。廣韻曰。齟齬、不相當也。或作鉏鋙。上牀呂切。下魚巨切。按金部?下云。鉏?也。?或作鋙。周禮注作鉏牙。左傳西鉏吾以鉏吾爲名。牙吾古音皆在九魚。古齟字有單用者。東方朔傳曰。齟者、齒不正也。許書各本?訓齬齒也。齬訓齒不相値也。二篆自當類廁。各本離之甚遠。又?側加切。齬魚舉切。全失古語曡韻之理。葢由?之字變爲齟。齬之字變爲齖。因以?齖並入麻韻。而與齬畫分異處耳。今從齱齵之例正之。不爲專輒也。從齒。虘聲。大徐側加切。按古音在五部。當依廣韻牀呂切。篆韻諩鉏阻反。
齟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齟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