齮怎么讀 齮的意思
“齮”字共有1個讀音:
[yǐ]

漢字 | 齮 |
---|---|
讀音 |
|
注音 | ㄧˇ |
部首 | [齒] 齒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3 部外:8 |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F6E |
其它編碼 | 五筆:hwwk|hbdk 倉頡:yukmr 鄭碼:ioaj 四角:24721 |
筆順編碼 | 21213434134345213412512 |
筆順筆畫 | 丨一丨一ノ丶ノ丶一ノ丶ノ丶フ丨一ノ丶一丨フ一丨 |
筆順名稱 | 豎 橫 豎 橫 撇 點 撇 點 橫 撇 點 撇 點 豎折/豎彎 豎 橫 撇 點 橫 豎 橫折 橫 豎鉤 |
齮字的意思
1.〔齮齕(hé)〕a.毀壞,如“且秦復得志于天下,則齮齕(hé)用事者墳墓矣。”b.傾軋,如“室家何搶攘,朝士亦齮齕(hé)。”
2.咬:“齮嚼午忘饑。”
齮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齮
yǐ ㄧˇ
〔齮齕(hé)〕a.毀壞,如“且秦復得志于天下,則齮齮用事者墳墓矣。”b.傾軋,如“室家何搶攘,朝士亦齮齮。”咬:“齮嚼午忘饑。”英語 bite
德語 bei?en, schneiden
齮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齮 yǐ
〈動〉
(1) 咬,啃 [bite]
饑餓之時,普皆諍食,疲瘦羸劣,斗相齮齮。——《正法華經》
(2) 又如:齮嚼(咬嚼);齮骱(用半邊牙齒咬啃);齮挈(咬噬)
(3) 侵犯 [invade]
縱橫南洋,齮我海疆。——清· 薛福成《浙東防錄序》
齮字的辭典解釋
齮ㄧˇyǐ動
咬、嚙。《說文解字·齒部》:「齮,嚙也。」宋·王令〈謝李常伯〉詩:「喁哦夜不休,齮嚼午忘饑。」清·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薛叔耘見蟻斗》:「相齮者,相禽者,勝相嗾者,敗相救者,相持僵斃不動者,沓然眩目。」
康熙字典解釋
齮【亥集下】【齒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魚倚切《集韻》語綺切,??音錡。《說文》齧也。
又《集韻》姓也。
又人名。桓齮,秦將。見《秦本紀》。
又《集韻》丘其切,音欺。亦齧也。
又去倚切,音綺。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齮【卷二】【齒部】
齧也。從齒奇聲。魚綺切
說文解字注
(齮)齧也。史、漢田儋傳。齮齕用事者墳墓。如淳曰。齮齕、猶齚齧也。齕、齩也。按凡從奇之字多訓偏。如掎訓偏引、齮訓側齧。索隱注高紀云。許愼以爲側齧。從齒。奇聲。魚綺切。古音在十七部。
齮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齮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