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龍圖閣的讀音 龍圖閣的意思

    龍圖閣 龍圖閣,北宋閣名。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地點位于會慶殿西側。龍圖閣收藏有宋太宗御書、各種典籍、圖畫、寶瑞,以及宗正寺所進宗室名冊、譜牒等。 景德四年(1007年),置龍圖閣學士,為正三品。宋代海陽(今潮州東津)人劉昉,官拜龍圖閣學士,世稱劉龍圖。又設待制,《文獻通考·職官考八》“龍圖閣學士·直學士·待制”條既謂“宋朝大中祥符中建龍圖閣”,又稱“(龍圖閣)直學士景德四年置”,“待制,景德元年置”。 爾后龍圖閣藏書不斷增加。《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三“咸平五年十月己卯”條載:“先是,上(真宗)于龍圖閣藏太宗御書。己卯,召近臣觀之。上手執目錄以示近臣,謂曰:‘先帝圣文神筆,朕集綴既久,至于題記時事,片幅半紙及書在屏扇或微損者,悉加裝褙,已三千七百五十卷矣。’”《長編》“景德二年(1005)四月戊戌”條紀事又載:“閣上藏太宗御書五千一百十五卷、軸,下設六閣:經典閣三千七百六十二卷,史傳閣八百二十一卷,子書閣一萬三百六十二卷,文集閣八千三十一卷,天文閣二千五百六十四卷,圖畫閣一千四百二十一軸、卷、冊。上(真宗)曰:‘朕退朝之暇,無所用心,聚此圖書以自娛耳。’” 《宋史·包拯傳》:“除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故民間戲曲小說中以“包龍圖”稱包拯。
    • lóng

    “龍圖閣”的讀音

    拼音讀音
    [lóng tú gé]
    漢字注音:
    ㄌㄨㄥˊ ㄊㄨˊ ㄍㄜˊ
    簡繁字形:
    龍圖閣
    是否常用:

    “龍圖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宋代閣名。在會慶殿西偏,北連禁中,閣東曰資政殿,西曰述古殿,閣上以奉太宗御書、御制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及宗正寺所進屬籍、世譜。有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

    網絡解釋

    龍圖閣

    龍圖閣,北宋閣名。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地點位于會慶殿西側。龍圖閣收藏有宋太宗御書、各種典籍、圖畫、寶瑞,以及宗正寺所進宗室名冊、譜牒等。
    景德四年(1007年),置龍圖閣學士,為正三品。宋代海陽(今潮州東津)人劉昉,官拜龍圖閣學士,世稱劉龍圖。又設待制,《文獻通考·職官考八》“龍圖閣學士·直學士·待制”條既謂“宋朝大中祥符中建龍圖閣”,又稱“(龍圖閣)直學士景德四年置”,“待制,景德元年置”。
    爾后龍圖閣藏書不斷增加。《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三“咸平五年十月己卯”條載:“先是,上(真宗)于龍圖閣藏太宗御書。己卯,召近臣觀之。上手執目錄以示近臣,謂曰:‘先帝圣文神筆,朕集綴既久,至于題記時事,片幅半紙及書在屏扇或微損者,悉加裝褙,已三千七百五十卷矣。’”《長編》“景德二年(1005)四月戊戌”條紀事又載:“閣上藏太宗御書五千一百十五卷、軸,下設六閣:經典閣三千七百六十二卷,史傳閣八百二十一卷,子書閣一萬三百六十二卷,文集閣八千三十一卷,天文閣二千五百六十四卷,圖畫閣一千四百二十一軸、卷、冊。上(真宗)曰:‘朕退朝之暇,無所用心,聚此圖書以自娛耳。’”
    《宋史·包拯傳》:“除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故民間戲曲小說中以“包龍圖”稱包拯。

    “龍圖閣”的單字解釋

    】: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2.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龍顏。龍廷。龍袍。龍床。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的圖案的:龍舟。龍燈。龍車。龍旗。4.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5.姓。
    】:1.用繪畫表現出來的形象;圖畫:地圖。藍圖。繪圖。插圖。制圖。看圖識字。2.謀劃;謀求:圖謀。力圖。3.貪圖:唯利是圖。不能只圖省事,不顧質量。4.意圖;計劃:良圖。宏圖。5.繪;畫:繪影圖形。6.姓。
    】:1.舊時樓房的一種,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于高處,可憑高遠望。2.女子臥室的舊稱:閨閣。出閣(出嫁)。3.指內閣:組閣。閣員。4.存放東西的架子:束之高閣。5.“閤”,另同“”;另音hé,同“

    “龍圖閣”的相關詞語

    * 龍圖閣的讀音是:lóng tú gé,龍圖閣的意思:龍圖閣 龍圖閣,北宋閣名。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地點位于會慶殿西側。龍圖閣收藏有宋太宗御書、各種典籍、圖畫、寶瑞,以及宗正寺所進宗室名冊、譜牒等。 景德四年(1007年),置龍圖閣學士,為正三品。宋代海陽(今潮州東津)人劉昉,官拜龍圖閣學士,世稱劉龍圖。又設待制,《文獻通考·職官考八》“龍圖閣學士·直學士·待制”條既謂“宋朝大中祥符中建龍圖閣”,又稱“(龍圖閣)直學士景德四年置”,“待制,景德元年置”。 爾后龍圖閣藏書不斷增加。《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三“咸平五年十月己卯”條載:“先是,上(真宗)于龍圖閣藏太宗御書。己卯,召近臣觀之。上手執目錄以示近臣,謂曰:‘先帝圣文神筆,朕集綴既久,至于題記時事,片幅半紙及書在屏扇或微損者,悉加裝褙,已三千七百五十卷矣。’”《長編》“景德二年(1005)四月戊戌”條紀事又載:“閣上藏太宗御書五千一百十五卷、軸,下設六閣:經典閣三千七百六十二卷,史傳閣八百二十一卷,子書閣一萬三百六十二卷,文集閣八千三十一卷,天文閣二千五百六十四卷,圖畫閣一千四百二十一軸、卷、冊。上(真宗)曰:‘朕退朝之暇,無所用心,聚此圖書以自娛耳。’” 《宋史·包拯傳》:“除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故民間戲曲小說中以“包龍圖”稱包拯。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