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的讀音 龜茲的意思
龜茲 (古代西域大國)龜茲國(拼音qiū‘cí,梵語Kucina)又稱丘慈、邱茲、丘茲,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為古來西域出產鐵器之地。 龜茲古代居民屬印歐種。回鶻人到來后,人種和語言均逐漸回鶻化,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于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 、新和六縣市。 都延城,唐代稱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東郊皮朗古城)。西漢時隸屬于匈奴。公元前77年(漢昭帝元鳳四年),龜茲服從于漢。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漢廷在龜茲東烏壘城設西域都護。王莽時重又隸屬于匈奴。 5世紀中葉,龜茲一度為柔然部控制。5世紀末,曾隸屬于西方強國嚈噠。此后,龜茲曾先后遣使于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隋代時,龜茲臣屬于北方西突厥汗國。615年(隋煬帝大業十一年),曾遣使入朝。唐朝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攻滅高昌,設置,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并設安西都護府,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唐軍攻滅龜茲,將龜茲納入統治。658年,唐朝移安西都護府于龜茲。 在歷史長河中,龜茲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它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做"第二個敦煌莫高窟"。龜茲人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于此。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于龜茲。
- 龜
- 茲
“龜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ū cí]
- 漢字注音:
- ㄑㄧㄡ ㄘˊ
- 簡繁字形:
- 龜茲
- 是否常用:
- 是
“龜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龜茲 Qiūcí
[Qiuci state] 古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
辭典解釋
龜茲 qiū cí ㄑㄧㄡ ㄘˊ 國名。漢代西域國之一。在今新疆省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英語 ancient Central Asian city state, flourished in first millennium AD, in modern Aksu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地區, Xinjiang
網絡解釋
龜茲 (古代西域大國)
龜茲國(拼音qiū‘cí,梵語Kucina)又稱丘慈、邱茲、丘茲,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為古來西域出產鐵器之地。
龜茲古代居民屬印歐種。回鶻人到來后,人種和語言均逐漸回鶻化,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于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 、新和六縣市。
都延城,唐代稱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東郊皮朗古城)。西漢時隸屬于匈奴。公元前77年(漢昭帝元鳳四年),龜茲服從于漢。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漢廷在龜茲東烏壘城設西域都護。王莽時重又隸屬于匈奴。
5世紀中葉,龜茲一度為柔然部控制。5世紀末,曾隸屬于西方強國嚈噠。此后,龜茲曾先后遣使于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隋代時,龜茲臣屬于北方西突厥汗國。615年(隋煬帝大業十一年),曾遣使入朝。唐朝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攻滅高昌,設置,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并設安西都護府,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唐軍攻滅龜茲,將龜茲納入統治。658年,唐朝移安西都護府于龜茲。
在歷史長河中,龜茲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它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做"第二個敦煌莫高窟"。龜茲人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于此。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于龜茲。
“龜茲”的單字解釋
【龜】:[guī]1.動物名。爬行綱龜鱉目龜科。身體橢圓而扁,腹、背皆有硬殼。頭似蛇,四肢短,頭、尾和腳都可縮入甲殼內。行動遲緩,性耐飢渴,壽命長達百年之上。其肉可食,殼可入藥。古時常灼龜甲以占卜,故稱為“靈物”。2.罵人的話。唐朝樂戶戴綠頭巾,後因龜的頭部亦為綠色,故用以比喻開設妓院的男子,及妻子不貞的人為“龜”。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八?廢家子孫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夫兔撐目望月而孕,則婦女之不夫而妊也。”清?徐珂《清稗類鈔?娼妓類?天津之妓》:“北幫女閭自稱曰店,其龜、鴇曰掌櫃。”3.二一四部首之一。[jūn]皮膚因寒冷或過分乾燥而出現裂痕。同“皸”:“龜裂”。《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qiū][龜茲]國名。漢代西域國之一。在今中國新疆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茲】:同“茲”。
“龜茲”的相關詞語
* 龜茲的讀音是:qiū cí,龜茲的意思:龜茲 (古代西域大國)龜茲國(拼音qiū‘cí,梵語Kucina)又稱丘慈、邱茲、丘茲,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為古來西域出產鐵器之地。 龜茲古代居民屬印歐種。回鶻人到來后,人種和語言均逐漸回鶻化,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于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 、新和六縣市。 都延城,唐代稱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東郊皮朗古城)。西漢時隸屬于匈奴。公元前77年(漢昭帝元鳳四年),龜茲服從于漢。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漢廷在龜茲東烏壘城設西域都護。王莽時重又隸屬于匈奴。 5世紀中葉,龜茲一度為柔然部控制。5世紀末,曾隸屬于西方強國嚈噠。此后,龜茲曾先后遣使于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隋代時,龜茲臣屬于北方西突厥汗國。615年(隋煬帝大業十一年),曾遣使入朝。唐朝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攻滅高昌,設置,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并設安西都護府,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唐軍攻滅龜茲,將龜茲納入統治。658年,唐朝移安西都護府于龜茲。 在歷史長河中,龜茲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它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做"第二個敦煌莫高窟"。龜茲人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于此。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于龜茲。
基本解釋
龜茲 Qiūcí
[Qiuci state] 古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
辭典解釋
龜茲 qiū cí ㄑㄧㄡ ㄘˊ國名。漢代西域國之一。在今新疆省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英語 ancient Central Asian city state, flourished in first millennium AD, in modern Aksu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地區, Xinjiang
龜茲 (古代西域大國)
龜茲國(拼音qiū‘cí,梵語Kucina)又稱丘慈、邱茲、丘茲,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為古來西域出產鐵器之地。龜茲古代居民屬印歐種。回鶻人到來后,人種和語言均逐漸回鶻化,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于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 、新和六縣市。
都延城,唐代稱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東郊皮朗古城)。西漢時隸屬于匈奴。公元前77年(漢昭帝元鳳四年),龜茲服從于漢。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漢廷在龜茲東烏壘城設西域都護。王莽時重又隸屬于匈奴。
5世紀中葉,龜茲一度為柔然部控制。5世紀末,曾隸屬于西方強國嚈噠。此后,龜茲曾先后遣使于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隋代時,龜茲臣屬于北方西突厥汗國。615年(隋煬帝大業十一年),曾遣使入朝。唐朝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攻滅高昌,設置,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并設安西都護府,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唐軍攻滅龜茲,將龜茲納入統治。658年,唐朝移安西都護府于龜茲。
在歷史長河中,龜茲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它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做"第二個敦煌莫高窟"。龜茲人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于此。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于龜茲。

【龜】:[guī]1.動物名。爬行綱龜鱉目龜科。身體橢圓而扁,腹、背皆有硬殼。頭似蛇,四肢短,頭、尾和腳都可縮入甲殼內。行動遲緩,性耐飢渴,壽命長達百年之上。其肉可食,殼可入藥。古時常灼龜甲以占卜,故稱為“靈物”。2.罵人的話。唐朝樂戶戴綠頭巾,後因龜的頭部亦為綠色,故用以比喻開設妓院的男子,及妻子不貞的人為“龜”。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八?廢家子孫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夫兔撐目望月而孕,則婦女之不夫而妊也。”清?徐珂《清稗類鈔?娼妓類?天津之妓》:“北幫女閭自稱曰店,其龜、鴇曰掌櫃。”3.二一四部首之一。[jūn]皮膚因寒冷或過分乾燥而出現裂痕。同“皸”:“龜裂”。《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qiū][龜茲]國名。漢代西域國之一。在今中國新疆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茲】:同“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