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字組詞 伐的詞語
伐字的常見組詞有:步伐、采伐、砍伐、北伐、伐木、討伐、濫伐、盜伐、征伐、撻伐、筆伐、口誅筆伐、黨同伐異、吊民伐罪、殺伐、黨同伐異、討伐、殺伐、主伐、前伐、弔民伐罪、伐罪、伐柯、伐檀、大張撻伐、北伐戰爭、標同伐異、上兵伐謀、閒伐、雙斧伐孤樹,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伐字的意思
fá 1.砍(樹):伐木。伐了幾棵樹。2.攻打:征伐。討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含有伐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步伐 | 步伐 bùfá(1) ∶隊伍操練中的步調;行進或走路中作的有規律的步子步伐一致統一步伐他提醒我說,我走錯了步伐加快步伐(2) ∶比喻事物進行的速度跟上時代的步伐加快改革的步伐辭典解釋步伐 bù fā ㄅㄨˋ ㄈㄚ 步,軍隊行進。伐,以兵器擊刺。步伐泛指隊伍行進的腳步。 《文明小史.第五六回》:「行列十分整肅,步伐十分整齊。」 英語 pace, (measured)? step, march德語 Gang, Schritt (Arch)?法語 pas, marche |
采伐 | 采伐 cǎifá 砍伐采集樹木的一項業務,伐倒、加工成原木,然后轉運到鋸木廠或銷售的地方 |
砍伐 | 砍伐 kǎnfá 用鋸、斧等把樹干鋸下來或伐倒砍伐山林辭典解釋砍伐 kǎn fā ㄎㄢˇ ㄈㄚ 用刀斧劈斫樹木。 《三國演義.第五○回》:「眾軍只得都下馬,就路旁砍伐竹木,填塞山路。」 英語 to hew, to cut down德語 f?llen, Holzeinschlag, einschlagen (V)?法語 abattage |
北伐 | 1.向北方進軍征討。 2.特指1926年至1927年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戰爭。這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為基礎進行的一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的革命戰爭。因這次戰爭從廣東出師北伐,所以叫北伐戰爭。 辭典解釋北伐 běi fā ㄅㄟˇ ㄈㄚ 向北方用兵。 《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寡人北伐山戎。」 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北進,討伐北洋軍閥的戰役。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在蔣總司令中正領導下,進討北洋軍閥,至十七年統一全國,史稱為「北伐」。 英語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he Nationalists' campaign of 1926-1928 under Chiang Kai-shek, against the rule of local warlords德語 Nordfeldzug (1926-28)? (V)?法語 Expédition du Nord |
伐木 | 伐木 fámù 采伐林木辭典解釋伐木 fā mù ㄈㄚ ㄇㄨˋ 砍伐樹木。 《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文選.曹植.求通親親表》:「下思伐木友生之義,終懷蓼莪罔極之哀。」 近義詞砍木《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六章。 根據〈詩序〉:「伐木,燕朋友故舊也。」 首章二句為:「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英語 to cut wood, tree-felling, lumbering法語 abattre des arbres |
討伐 | 討伐 tǎofá 出兵征伐辭典解釋討伐 tǎo fā ㄊㄠˇ ㄈㄚ 征伐。 《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然挾王室之義,以討伐為會盟主,政由五伯,諸侯恣行,淫侈不軌,賊臣篡子滋起矣。」 近義詞撻伐,征伐,征討,誅討反義詞媾和,講和,招撫 |
濫伐 | 濫伐 lànfá 毫無限制地砍伐林木禁止濫砍濫伐辭典解釋濫伐 làn fā ㄌㄢˋ ㄈㄚ 未經計劃而過度砍伐。 如:「林務局為維護林木資源,不但禁止濫伐,更積極植樹,以達伐植平衡的目標。」 |
盜伐 | 盜伐 dàofá 偷砍 辭典解釋盜伐 dào fā ㄉㄠˋ ㄈㄚ 非法砍伐。 如:「維護自然景觀,請勿任意盜伐林木。」 |
征伐 | 征伐 zhēngfá 討伐;出兵攻打湯武征伐。——《韓非子·五蠹》辭典解釋征伐 zhēng fā ㄓㄥ ㄈㄚ 出征討伐。 《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薛仁貴征遼事略》:「陛下今起軍征伐,軍有帶甲之勞,民有轉輸之苦。」 近義詞討伐英語 to go on or send a punitive expedition |
撻伐 | 撻伐 tàfá 原指迅速討伐,后來泛指征討撻彼殷武,奮伐 荊楚。——《詩·商頌·殷武》大張撻伐辭典解釋撻伐 tà fā ㄊㄚˋ ㄈㄚ 征討。 語本《詩經.商頌.殷武》:「撻彼殷武,奮伐荊楚。」 近義詞討伐反義詞姑息,招撫 |
筆伐 | 用文字聲討:口誅~。 |
口誅筆伐 | 口誅筆伐 kǒuzhū-bǐfá 口頭譴責,筆端討伐他捐廉棄恥,向權門把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明· 汪廷訥《三祝記》辭典解釋口誅筆伐 kǒu zhū bǐ fā ㄎㄡˇ ㄓㄨ ㄅㄧˇ ㄈㄚ 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明.汪廷訥《三祝記.第一四出》:「他捐廉棄恥,向權門把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也作「筆誅口伐」、「口伐舌擊」。 |
黨同伐異 | 黨同伐異 dǎngtóng-fáyì 拉幫結派,偏袒同黨,攻擊異己原指學術上的派別之間的斗爭,后泛指一切集團之間的斗爭黨同伐異,此姘彼丑。——周邦彥《汴都賦》辭典解釋黨同伐異 dǎng tóng fā yì ㄉㄤˇ ㄊㄨㄥˊ ㄈㄚ ㄧˋ 結合同黨,攻擊異己。原指學術上派別之間的斗爭,后泛指一切團體之間的斗爭。《后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于時矣。」也作「伐異黨同」。 |
吊民伐罪 | 吊民伐罪 diàomín-fázuì 征討有罪者以撫慰百姓 吊民伐罪,周發 殷湯。——《千字文》辭典解釋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ā zuì ㄉㄧㄠˋ ㄇㄧㄣˊ ㄈㄚ ㄗㄨㄟˋ 征討有罪的人,以撫慰百姓。《宋書.卷九五.索虜傳》:「興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積后己之情。」》周書.卷四八.蕭詧傳》:「今魏虜貪惏,罔顧吊民伐罪之義,必欲肆其殘忍,多所誅夷。」也作「伐罪吊民」。 近義詞除暴安良反義詞犯上作亂 |
殺伐 | 殺伐 shāfá(1) ∶殺戮互相殺伐(2) ∶攻打,泛指征戰殺伐之聲(3) ∶指整治人,使吃苦頭他們亂扣帽子,打棍子,大行殺伐之能事(4) ∶指處事果斷的魄力他是個有殺伐決斷的人辭典解釋殺伐 shā fā ㄕㄚ ㄈㄚ 戰爭。 《隋書.卷二○.天文志中》:「又為天獄,主殺伐。」 如:「殺伐之氣」、「殺伐之聲」。殺戮。 《后漢書.卷四九.王符傳》:「季世之臣,以諂媚主,不思順天,專杖殺伐。」 《三國演義.第二回》:「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 |
黨同伐異 | 黨同伐異 dǎngtóng-fáyì 拉幫結派,偏袒同黨,攻擊異己原指學術上的派別之間的斗爭,后泛指一切集團之間的斗爭黨同伐異,此姘彼丑。——周邦彥《汴都賦》辭典解釋黨同伐異 dǎng tóng fā yì ㄉㄤˇ ㄊㄨㄥˊ ㄈㄚ ㄧˋ 結合同黨,攻擊異己。原指學術上派別之間的斗爭,后泛指一切團體之間的斗爭。《后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于時矣。」也作「伐異黨同」。 英語 to be narrowly partisan, to unite with those of the same views but alienate those with different views |
討伐 | 討伐 tǎofá 出兵征伐辭典解釋討伐 tǎo fā ㄊㄠˇ ㄈㄚ 征伐。 《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然挾王室之義,以討伐為會盟主,政由五伯,諸侯恣行,淫侈不軌,賊臣篡子滋起矣。」 近義詞撻伐,征伐,征討,誅討反義詞媾和,講和,招撫英語 to suppress by armed force, to send a punitive expedition against, to crusade against法語 lancer une expédition punitive, réprimer une rébellion par les armes |
殺伐 | 殺伐 shāfá(1) ∶殺戮互相殺伐(2) ∶攻打,泛指征戰殺伐之聲(3) ∶指整治人,使吃苦頭他們亂扣帽子,打棍子,大行殺伐之能事(4) ∶指處事果斷的魄力他是個有殺伐決斷的人辭典解釋殺伐 shā fā ㄕㄚ ㄈㄚ 戰爭。 《隋書.卷二○.天文志中》:「又為天獄,主殺伐。」 如:「殺伐之氣」、「殺伐之聲」。殺戮。 《后漢書.卷四九.王符傳》:「季世之臣,以諂媚主,不思順天,專杖殺伐。」 《三國演義.第二回》:「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 |
主伐 | 主伐 zhǔfá 采伐成材的林木 |
前伐 | 前伐 qiánfá 森林大批采伐前對少數林木提前進行砍伐,以免在正式采伐時期造成林木損失或毀壞 |
分類查看組詞
伐字組詞(2個字)
步伐
采伐
砍伐
北伐
伐木
討伐
濫伐
盜伐
征伐
撻伐
筆伐
殺伐
討伐
殺伐
主伐
前伐
伐罪
伐柯
伐檀
閒伐
進伐
貶伐
違伐
鐵伐
誕伐
撻伐
斷伐
傷伐
誅伐
執伐
伐謀
襲伐
盜伐
吊伐
門伐
採伐
誅伐
違伐
炫伐
參伐
黨伐
閑伐
戰伐
啓伐
筆伐
斬伐
啟伐
伐樹
伐殺
不伐
勛伐
啟伐
弔伐
勞伐
責伐
進伐
剋伐
國伐
樵伐
勛伐
伐喪
踐伐
濫伐
矜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