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伐口誅的讀音 筆伐口誅的意思
【解釋】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出處】明·汪廷訥《三祝記·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壟上璠間識者羞。【示例】而吾輩不畏強御,不避斧鉞,~,大聲疾呼。 ◎清·憂患余生《官場現形記序》【近義詞】口誅筆伐【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表示對壞人壞事的揭發與批評
- 筆
- 伐
- 口
- 誅
“筆伐口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ǐ fá kǒu zhū]
- 漢字注音:
- ㄅㄧˇ ㄈㄚˊ ㄎㄡˇ ㄓㄨ
- 簡繁字形:
- 筆伐口誅
- 是否常用:
- 否
“筆伐口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書面和口頭宣布罪狀﹐進行聲討。
網絡解釋
【解釋】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出處】明·汪廷訥《三祝記·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壟上璠間識者羞。
【示例】而吾輩不畏強御,不避斧鉞,~,大聲疾呼。 ◎清·憂患余生《官場現形記序》
【近義詞】口誅筆伐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表示對壞人壞事的揭發與批評
“筆伐口誅”的單字解釋
【筆】:同“筆”。
【伐】:1.砍(樹):伐木。伐了幾棵樹。2.攻打:征伐。討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誅】:同“誅”。
“筆伐口誅”的相關詞語
* 筆伐口誅的讀音是:bǐ fá kǒu zhū,筆伐口誅的意思:【解釋】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出處】明·汪廷訥《三祝記·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壟上璠間識者羞。【示例】而吾輩不畏強御,不避斧鉞,~,大聲疾呼。 ◎清·憂患余生《官場現形記序》【近義詞】口誅筆伐【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表示對壞人壞事的揭發與批評
基本解釋
書面和口頭宣布罪狀﹐進行聲討。【解釋】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出處】明·汪廷訥《三祝記·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壟上璠間識者羞。
【示例】而吾輩不畏強御,不避斧鉞,~,大聲疾呼。 ◎清·憂患余生《官場現形記序》
【近義詞】口誅筆伐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表示對壞人壞事的揭發與批評
【筆】:同“筆”。
【伐】:1.砍(樹):伐木。伐了幾棵樹。2.攻打:征伐。討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誅】:同“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