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字組詞 厲的詞語
厲字的常見組詞有:嚴厲、厲害、厲聲、再接再厲、凄厲、雷厲風行、變本加厲、凌厲、聲色俱厲、尖厲、厲行、厲鬼、厲兵秣馬、慘厲、秣馬厲兵、色厲內荏、正顏厲色、疾言厲色、厲色、揚厲、鋪張揚厲、詬厲、白厲厲、正言厲色、威厲、惕厲、粗厲、踔厲、暴厲、凝厲,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厲字的意思
含有厲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嚴厲 | 嚴厲 yánlì 嚴肅而厲害;不寬容嚴厲的態度嚴厲的答復一副嚴厲而近于兇暴的面孔辭典解釋嚴厲 yán lì ㄧㄢˊ ㄌㄧˋ 嚴格猛烈、不寬容。 《三國演義.第二九回》:「其為人少言語,不飲酒,嚴厲正大。」 如:「家教嚴厲」。近義詞嚴格,嚴酷,嚴峻反義詞寬大,寬容,和藹,溫和 |
厲害 | 厲害 lìhai 劇烈;猛烈的手段天熱得厲害辭典解釋厲害 lì hài (變)?lì hai ㄌㄧˋ ㄏㄞˋ (變)?ㄌㄧˋ ˙ㄏㄞ 猛烈、高強。《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快把這人交給我,萬事全無。如若不然──哼哼──你可知我的厲害!」也作「利害」。 近義詞犀利,兇猛反義詞和善,和藹,溫柔嚴重、劇烈。《老殘游記》第五回:「誰知道,就鬧的這么厲害,連傷了他四條人命。」也作「利害」。 譏笑人差勁、笨拙。 如:「這么簡單的事都可以搞成這樣,你也未免太厲害了吧!」 |
厲聲 | 厲聲 lìshēng 嚴厲的聲音辭典解釋厲聲 lì shēng ㄌㄧˋ ㄕㄥ 凄厲的聲音。 如:「風雨中忽然傳來一陣厲聲,令人不寒而栗。」言詞清峻,語氣嚴厲。 《后漢書.卷六六.王允傳》:「允厲聲曰:『吾為人臣,獲罪于君,當伏大辟以謝天下,豈有乳藥求死乎?』」 《紅樓夢.第六七回》:「鳳姐兒厲聲道:『叫他!』那興兒聽見這個聲音兒,早已沒了主意,只得乍著膽子進來。」 |
再接再厲 | 再接再厲 zàijiē-zàilì 堅持不懈,毫不松勁,不斷前進再接再厲,奪取更大勝利辭典解釋再接再厲 zài jiē zài lì ㄗㄞˋ ㄐㄧㄝ ㄗㄞˋ ㄌㄧˋ 勇往奮進而不頓挫。 如:「他愈挫愈勇,再接再厲,終于獲得最后的成功。」近義詞不屈不撓,重張旗鼓,勇往直前反義詞每況愈下,一蹶不振 |
凄厲 | 凄厲 qīlì 聲音凄涼尖銳辭典解釋凄厲 qī lì ㄑㄧ ㄌㄧˋ 形容聲音悲凄而尖銳。 宋.蘇軾〈初秋寄子由〉詩:「西風忽凄厲,落葉穿戶牖。」 |
雷厲風行 | 雷厲風行 léilì-fēngxíng 如迅雷,似疾風,形容辦事果斷、有力、迅速 昭不殺之武,則雷厲風行。——宋· 曾鞏《元豐類稿》辭典解釋雷厲風行 léi lì fēng xíng ㄌㄟˊ ㄌㄧˋ ㄈㄥ ㄒㄧㄥˊ 像打雷般猛烈,如刮風般快速。比喻執行政令嚴格迅速。《老殘游記.第四回》:「玉大人雷厲風行的幾天也沒有拿著一個人。過了幾天,又搶了一家子。」《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你看上頭出來的條教雷厲風行,說得何等厲害,及至辦到要緊地方,原來也是稀松的。」也作「雷厲風飛」。 反義詞拖拖拉拉,拖泥帶水 |
變本加厲 | 變本加厲 biànběn-jiālì 本意謂比原來更加發展。后謂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多指缺點、錯誤)變其本而加厲。——南朝梁· 肖統《文選序》辭典解釋變本加厲 biàn běn jiā lì ㄅㄧㄢˋ ㄅㄣˇ ㄐㄧㄚ ㄌㄧˋ 根據本有的加以改變發展。語本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后指改變原有的狀況而更加嚴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八回》:「久而久之,變本加厲,就鬧出這邪說誣民的舉動來了。」 |
凌厲 | 凌厲 línglì 意氣昂揚,氣勢猛烈實由疾疫大興,以損凌厲之鋒。——《三國志·賈詡傳》裴松之注下令飚發凌厲。——清· 張廷玉《明史》練習在打板球時使他的投球更加凌厲攻勢凌厲辭典解釋凌厲 líng lì ㄌㄧㄥˊ ㄌㄧˋ 上升、高飛。 唐.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詩:「雙萍易飄轉,獨鶴思凌厲。」 宋.蘇泂〈雨中花.十載尊前〉詞:「盡期君凌厲,羽翮高秋。」 形容豪氣干云,奮行直前。 晉.陶淵明〈詠荊軻〉詩:「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明史.卷二二六.海瑞傳》:「下令飆發凌厲,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竄他郡以避。」 反義詞微弱 |
聲色俱厲 | 聲色俱厲 shēngsè-jùlì 說話時聲音和臉部表情都很嚴厲辭典解釋聲色俱厲 shēng sè jù lì ㄕㄥ ㄙㄜˋ ㄐㄩˋ ㄌㄧˋ 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都很嚴肅。 《晉書.卷六.明帝紀》:「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世蕃愕然,方欲舉手推辭,只見沈鏈聲色俱厲道:『此杯別人吃得,你也吃得。』」 近義詞疾言厲色反義詞和顏悅色 |
尖厲 | 形容聲音高而刺耳。 |
厲行 | 厲行 lìxíng 嚴格實行 厲行節約辭典解釋厲行 lì xíng ㄌㄧˋ ㄒㄧㄥˊ 認真、嚴格的執行。如:「為避免社會治安敗壞,警政單位厲行掃黑政策。」也作「勵行」。 |
厲鬼 | 厲鬼 lìguǐ 惡鬼;鬼怪只教厲鬼殺權奸辭典解釋厲鬼 lì guǐ ㄌㄧˋ ㄍㄨㄟˇ 惡鬼。 唐.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福我兮壽我,驅厲鬼兮山之左。」 《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吾生不能殺汝,死當作厲鬼以擊賊!」 |
厲兵秣馬 | 見〖秣馬厲兵〗。辭典解釋厲兵秣馬 lì bīng mò mǎ ㄌㄧˋ ㄅㄧㄥ ㄇㄛˋ ㄇㄚˇ 磨利兵器,喂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傳》:「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厲兵秣馬,以報國讎。」也作「秣馬利兵」、「秣馬厲兵」、「厲兵粟馬」、「勵兵秣馬」、「礪兵秣馬」、「礪戈秣馬」。 近義詞盛食厲兵,嚴陣以待反義詞解甲歸田 |
慘厲 | 1.凄慘尖利。 2.嚴厲。 辭典解釋慘厲 cǎn lì ㄘㄢˇ ㄌㄧˋ 凄慘、悲涼。 如:「那慘厲的叫聲,教人聽來毛骨悚然。」 |
秣馬厲兵 | 秣馬厲兵 mòmǎ-lìbīng 喂飽馬匹,磨快兵器。喻指準備作戰或比賽 辭典解釋秣馬厲兵 mò mǎ lì bīng ㄇㄛˋ ㄇㄚˇ ㄌㄧˋ ㄅㄧㄥ 比喻完成作戰的準備。《晉書.卷九七.四夷傳.西戎傳》:「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也作「厲兵秣馬」。 |
色厲內荏 | 色厲內荏 sèlì-nèirěn 外強中干,外表強硬而內心怯弱 此刻見了他的相貌,大約是色厲內荏的一流人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辭典解釋色厲內荏 sè lì nèi rěn ㄙㄜˋ ㄌㄧˋ ㄋㄟˋ ㄖㄣˇ 語本《論語.陽貨》:「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外表剛強嚴厲而內心軟弱。 漢.王充《論衡.非韓》:「奸人外善內惡,色厲內荏,作為操止,像類賢行。」 近義詞外強內弱,外強中干 |
正顏厲色 | 正顏厲色 zhèngyán-lìsè 容顏端正,態度嚴肅有德之人,心誠辭直,正顏厲色,不作偽飾,以為心害。——明· 王廷相《雅述》辭典解釋正顏厲色 zhèng yán lì sè ㄓㄥˋ ㄧㄢˊ ㄌㄧˋ ㄙㄜˋ 態度鄭重,神情嚴厲。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然而到了里面,我卻不做甚么正顏厲色的君子去討人厭。」 |
疾言厲色 | 疾言厲色 jíyán-lìsè 言語急迫,形色嚴厲發愁 辭典解釋疾言厲色 jí yán lì sè ㄐㄧˊ ㄧㄢˊ ㄌㄧˋ ㄙㄜˋ 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 明.沈鯨《雙珠記.第一三出》:「我那時疾言厲色,雖辱罵了他一場,恨藏奸賣俏,真是個人中獸。」 《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那梅大老爺的臉色,已經平和了許多;就是問話的聲音,也不像先前之疾言厲色了。」 近義詞聲色俱厲反義詞和顏悅色,巧言令色 |
厲色 | 厲色 lìsè 嚴厲的臉色正言厲色辭典解釋厲色 lì sè ㄌㄧˋ ㄙㄜˋ 怒容。 如:「他疾言厲色的痛斥部屬的過失。」收斂表情,使面色嚴肅。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厲色揚聲,東怨西怒。」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公運獨見之明,奮亡前之威,盱衡厲色,振揚武怒。」 近義詞正色,嚴色 |
揚厲 | 揚厲 yánglì 意氣風發。引申為發揚光大揚厲無前之偉跡。——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鋪張揚厲辭典解釋揚厲 yáng lì ㄧㄤˊ ㄌㄧˋ 發揚、激揚奮發。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表〉:「鋪張對天之閎休,揚厲無前之偉績。」 |
分類查看組詞
厲字組詞(2個字)
嚴厲
厲害
厲聲
凄厲
凌厲
尖厲
厲行
厲鬼
慘厲
厲色
揚厲
詬厲
威厲
惕厲
粗厲
踔厲
暴厲
凝厲
勸厲
炎厲
夭厲
自厲
浮厲
鉆厲
精厲
課厲
上厲
修厲
悚厲
怪厲
凜厲
霜厲
鵲厲
氛厲
橫厲
通厲
眚厲
皎厲
沛厲
湫厲
剛厲
公厲
奮厲
克厲
飭厲
躋厲
堅厲
厎厲
壯厲
風厲
猛厲
悍厲
祭厲
貽厲
刻厲
煉厲
感厲
奬厲
苛厲
楚厲
蔣厲
獰厲
疾厲
藻厲
矯厲
峭厲
強厲
淫厲
期厲
訾厲
族厲
犯厲
淬厲
冽厲
災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