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字組詞 又的詞語
又字的常見組詞有:欲言又止、又紅又專、又及、玄之又玄、一波又起、又復、賠了夫人又折兵、損之又損、話又說回來、又作馮婦、種火又長、西又不著、東又不著、可又來、東又不著、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又急又氣、又紅又專、又當別論、又好氣、又好笑、又是、又弱一個、復又、卻又、又作別論、又讀、破屋又遭連夜雨、春風吹又生、又驚又喜,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又字的意思
yòu 1.表示重復或繼續:他拿著這封信看了又看。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2.表示幾種情況或性質同時存在。a)單用:五四運動是反帝國主義的運動,又是反封建的運動。b)連用:又快又好。又香又脆。3.表示意思上更進一層:冬季日短,又是陰天,夜色早已籠罩了整個市鎮。4.表示在某個范圍之外有所補充:生活費之外,又發給五十塊錢做零用。5.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一又二分之一。6.表示有矛盾的兩件事情(多疊用):她又想去,又想不去,拿不定主意。7.表示轉折,有“可是”的意思:剛才有個事兒要問你,這會兒又想不起來了。8.用在否定句或反問句里,加強語氣:我又不是客人,你就不用客氣了。這點小事又費得了多大工夫?
含有又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欲言又止 | 亦作“欲言而止 ”。想說而又停止不說。常形容有難言的苦衷。辭典解釋欲言又止 yù yán yòu zhǐ ㄩˋ ㄧㄢˊ ㄧㄡˋ ㄓˇ 吞吞吐吐,想說卻又不說。 如:「看她欲言又止,似有無限煩憂。」近義詞半吐半吞英語 to want to say sth but then hesitate |
又紅又專 | 又紅又專 yòuhóng-yòuzhuān 政治上符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業務過硬,即德才兼備 |
又及 | 又及 yòují 信寫完后,在另添加的詞句下常寫上“又及”字樣,意為附帶再提一下辭典解釋又及 yòu jí ㄧㄡˋ ㄐㄧˊ 附帶再提一下。書信寫完并署名后再添上幾句,往往在這幾句話下面注明「又及」或「某某又及」。 近義詞再啟英語 P.S., postscript法語 P.S., Post-scriptum |
玄之又玄 | 玄之又玄 xuánzhīyòuxuán 原是道家用來形容道的玄虛奧妙。《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后來形容非常玄妙,不易理解辭典解釋玄之又玄 xuán zhī yòu xuán ㄒㄩㄢˊ ㄓ ㄧㄡˋ ㄒㄩㄢˊ 玄妙中又更玄妙者。形容非常深遠幽微,奧妙難測。 《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近義詞渺不可測,深奧無極英語 mystery within a mystery, the mysteries of the Dao according to Laozi 老子德語 ?u?erst geheimnisvoll , gro?es Mysterium |
一波又起 | |
又復 | 又復 yòufù 又,再又復沿河施放雙響。——《廣東軍務記》 |
賠了夫人又折兵 | 賠了夫人又折兵 péile fūren yòu zhé bīng 比喻便宜沒占到反而遭受了雙重損失 辭典解釋賠了夫人又折兵 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ㄆㄟˊ ˙ㄌㄜ ㄈㄨ ㄖㄣˊ ㄧㄡˋ ㄓㄜˊ ㄅㄧㄥ 比喻便宜不但沒有占到,反而吃大虧。參見「陪了夫人又折兵」條。 《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當初桂生欺負施家,不肯應承親事,誰知如今不為妻反為妾,雖是女孩兒命薄,也是桂生欺心的現報。分明是:周郎妙計高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程朝奉只得忍氣吞聲,不敢回答一句。又害那趙孝打了屈棒,免不得與金朝奉共出些遮羞錢與他,尚自喃喃吶吶的怨悵,這教做『賠了夫人又折兵』,各自散訖。」 |
損之又損 | 謂日去其華偽以歸于純樸無為。引申指盡可能節省或謙抑。 |
話又說回來 | 辭典解釋話又說回來 huà yòu shuō huí lái ㄏㄨㄚˋ ㄧㄡˋ ㄕㄨㄛ ㄏㄨㄟˊ ㄌㄞˊ 從相反的角度、立場來思考問題。 如:「大家對這篇文章的批評是嚴厲了些,但話又說回來,文中確有許多疏漏的地方。」英語 returning to our main topic,..., that said,..., again,..., in this connection, in passing, nevertheless,..., anyhow |
又作馮婦 | 辭典解釋又作馮婦 yòu zuò féng fù ㄧㄡˋ ㄗㄨㄛˋ ㄈㄥˊ ㄈㄨˋ 比喻重操舊業。參見「重作馮婦」條。《鏡花緣.第五一回》:「愚姐久已心灰,何必又作馮婦」。 |
種火又長 | |
西又不著 | |
東又不著 | |
可又來 | 對自己或別人說的話表示肯定或加重語氣。猶言的確是。 辭典解釋可又來 kě yòu lái ㄎㄜˇ ㄧㄡˋ ㄌㄞˊ 對別人所說的話表示異議或加重語氣之詞。猶如現在口語的「這可怪了」、「那奇怪了」。 《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可又來!我的父親昨日明明把十五貫錢與他馱來作本,養贍妻小,他豈有哄你說是典來身價之理?」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可又來!你不曾去過,怎么得知道?」 |
東又不著 | |
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 | 辭典解釋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 duǒ guò le fēng bào yòu yù le yǔ ㄉㄨㄛˇ ㄍㄨㄛˋ ˙ㄌㄜ ㄈㄥ ㄅㄠˋ ㄧㄡˋ ㄩˋ ˙ㄌㄜ ㄩˇ (諺語)?比喻躲過一難,又遇到另一個災難。 《紅樓夢.第一○七回》:「倘或再有點事出來,可不是他們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了么?」 |
又急又氣 | 辭典解釋又急又氣 yòu jí yòu qì ㄧㄡˋ ㄐㄧˊ ㄧㄡˋ ㄑㄧˋ 既焦急又生氣。《紅樓夢.第六八回》:「我是『耗子尾上長瘡,──多少膿血兒』,所以又急又氣,少不得來找嫂子。」也作「又氣又急」。 |
又紅又專 | 又紅又專 yòuhóng-yòuzhuān 政治上符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業務過硬,即德才兼備 |
又當別論 | 應當另外作出評價。 辭典解釋又當別論 yòu dāng bié lùn ㄧㄡˋ ㄉㄤ ㄅㄧㄝˊ ㄌㄨㄣˋ 應當另作評價。 《文明小史.第五七回》:「沖天?到外洋留學,不在二者之例,又當別論。」 |
又好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