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字組詞 錄的詞語
錄字的常見組詞有:記錄、紀錄、錄取、目錄、錄用、備忘錄、錄像、錄音、紀錄片、收錄、名錄、語錄、回憶錄、錄音機、錄制、著錄、登錄、實錄、附錄、筆錄、錄音帶、摘錄、抄錄、收錄機、錄像機、輯錄、節錄、攝錄、采錄、圖錄,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錄字的意思
lù 1.記載;抄寫:記錄。登錄。抄錄。摘錄。過錄。有聞必錄。2.錄制:錄音。錄像。錄放。錄了一首歌。3.原指為備用而登記,后轉指采取或任用:收錄。錄用。4.用作記載物的名稱:目錄。語錄。同學錄。回憶錄。5.姓。
含有錄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記錄 | 記錄 jìlù 把聽到的話或發生的事寫下來把她的印象在一套從書里記錄下來記錄 jìlù(1) ∶記錄下來的材料采訪記錄(2) ∶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記載下來的最好成績保持紀錄(3) ∶記錄的人選她當記錄辭典解釋記錄 jì lù ㄐㄧˋ ㄌㄨˋ 記于書冊。漢.王充《論衡.超奇》:「古昔之遠,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難得記錄。」《三國演義.第一○○回》:「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眾口而傳揚。」也作「紀錄」、「記載」。 近義詞記實記于書冊的資料。如:「把事情的過程做成記錄。」也作「紀錄」、「記載」。 在一定時間或范圍內記載下來的最高成績。如:「他期待在明天的運動場上,打破全國撐竿跳記錄。」也作「紀錄」。 做記錄的人。 如:「下次的會議就由你當記錄。」 |
紀錄 | 1.紀,通"記"。記錄,用文字記載。 2.紀,通"記"。記載事情的文字。 3.紀,通"記"。指做記錄的人。 4.紀,通"記"。官吏有功績或犯有罪過,記錄在案,以為其后升遷﹑黜罰之依據。 5.紀,通"記"。記載下來的最高成績。辭典解釋紀錄 jì lù ㄐㄧˋ ㄌㄨˋ 記于書冊的資料。如:「會議紀錄」。《魏書.卷一.序紀》:「世事遠近,人相傳授,如史官之紀錄焉。」也作「記錄」、「記載」。 近義詞記載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所記載下來的最高成績。如:「他的體重終于打破世界金氏紀錄。」也作「記錄」。 記于書冊。漢.王符《潛夫論.五德志》:「迪斯用來,頗可紀錄,雖一精思,議而復誤,故撰古訓。」如:「他把每天的生活情形紀錄在日記上。」也作「記錄」、「記載」。 近義詞記載 |
錄取 | 錄取 lùqǔ(1) ∶選定 錄取了一名男生(2) ∶讓注冊入學他被大學錄取辭典解釋錄取 lù qǔ ㄌㄨˋ ㄑㄩˇ 考取或錄用。 如:「他今年參加大學聯考,很幸運的被錄取了!」近義詞考中,選取,中式反義詞落選 |
目錄 | 目錄 mùlù(1) ∶按次序編排以供查考的圖書或篇章的名目圖書目錄(2) ∶書刊上列出的篇章名目——多放在正文前辭典解釋目錄 mù lù ㄇㄨˋ ㄌㄨˋ 書前所載的目次,以備檢閱之用。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看見刻的墨卷上目錄擺在桌上,上寫著『歷科墨卷持運。』」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細看目錄,都是歷代史鑒上的事。」 近義詞目次編列物品類別、名稱、數量的文件。 如:「財產目錄」、「貨品目錄」。 |
錄用 | 錄用 lùyòng 錄取任用擇優錄用棄暇錄用。——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辭典解釋錄用 lù yòng ㄌㄨˋ ㄩㄥˋ 錄取人才,加以任用。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圣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 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凡所擘劃利害,不問何人,小則隨事酬勞,大則量才錄用。」 近義詞任用反義詞罷免 |
備忘錄 | 備忘錄 bèiwànglù(1) (2) 非正式的外交信件;特指政府部門或外交部致大使館或公使館的書面聲明,尤其用于例行傳達或詢問,無需簽署(3) 備忘或保留準備將來用的非正式的記事錄;幫助或喚起記憶的記錄;日記本里的記事錄辭典解釋備忘錄 bèi wàng lù ㄅㄟˋ ㄨㄤˋ ㄌㄨˋ 記載各種事項,來幫助記憶的本子,稱為「備忘錄」。 一種國際外交的非正式文件。主要在提醒對方,不要忘了某事件的各要點,及幫助己方在作口頭說明時勿有遺漏。提出備忘錄,系由代表親自面交對方,在文件上簽下時間、地點即可。其性質較照會簡單。 |
錄像 | 錄像 lùxiàng 用光學、電磁等方法把圖像記錄下來,也指記錄下來的圖像錄像設備 |
錄音 | 錄音 lùyīn 用儀器錄制音響;錄成的音響錄音設備這部片子錄音已經模糊辭典解釋錄音 lù yīn ㄌㄨˋ ㄧㄣ 透過機械操作,將聲音記錄在唱片、錄音帶、膠片等適合的媒介物上。 統籌影片音效、對白、音樂等聲音構成工作的人。即錄音師。 |
紀錄片 | |
收錄 | 收錄 shōulù(1) ∶編輯采用這篇文章已收錄在這部短篇小說選中(2) ∶收納任用收錄職員(3) ∶指收音和錄音收錄新聞廣播辭典解釋收錄 shōu lù ㄕㄡ ㄌㄨˋ 錄取、登錄。 《后漢書.卷二六.侯霸傳》:「霸明習故事,收錄遺文,條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時者,皆施行之。」 《三國演義.第二四回》:「望乞收錄,誓當圖報。」 |
名錄 | 名錄 mínglù 名稱匯編或索引辭典解釋名錄 míng lù ㄇㄧㄥˊ ㄌㄨˋ 記錄名字的本子。 《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唐.顏師古.注:「籍謂名錄也,高紀所云通侯籍也。」 |
語錄 | 語錄 yǔlù 言論的記錄或摘錄辭典解釋語錄 yǔ lù ㄩˇ ㄌㄨˋ 言論的實錄或摘錄。佛家祖師說法時,僧徒直接記載問答口語,以白話敘述,不加文飾,稱為「語錄」。后宋代儒者講學,門人弟子所記下的語言筆錄,也稱為「語錄」,如《朱子語錄》。 宋.陸游〈跋兼山先生易說〉:「郭立之從程先生游最久,程先生病革,猶與立之有問答語,著于語錄。」 |
回憶錄 | 回憶錄 huíyìlù(1) ∶關于一系列事件的記錄,通常由參加者所寫而不像歷史那樣拘于形式和完備凱撒的《高盧戰爭回憶錄》(2) ∶一種自傳體描述,其口吻常閑逸而親切、注意的焦點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時代上辭典解釋回憶錄 huí yì lù ㄏㄨㄟˊ ㄧˋ ㄌㄨˋ 個人將所經歷過的生活或歷史事件,用自傳的方式真實敘述。 |
錄音機 | 錄音機 lùyīnjī 一種供記錄聲音用的電聲機械,由傳聲器、放大器和記錄器三個部分組成辭典解釋錄音機 lù yīn jī ㄌㄨˋ ㄧㄣ ㄐㄧ 一種能將聲音的振動轉換成電磁信號,記錄于磁帶上,并將磁帶上的信號,轉換成聲音播放的機器。 |
錄制 | 錄制 lùzhì 錄音并制作或錄像并制作錄制廣播劇辭典解釋錄制 lù zhì ㄌㄨˋ ㄓˋ 錄音或影像并制作。 |
著錄 | 著錄 zhùlù 載錄;記述收錄辭典解釋著錄 zhù lù ㄓㄨˋ ㄌㄨˋ 記載登錄。 《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張興傳》:「既而聲稱著聞,弟子自遠至者,著錄且萬人,為梁丘家宗。」 《文選.陸倕.石闕銘》:「置博士之職,而著錄之生若云。」 近義詞寫述,撰錄 |
登錄 | 登錄 dēnglù 列入;記載辭典解釋登錄 dēng lù ㄉㄥ ㄌㄨˋ 注冊或登記。 如:「我已將這些基本資料登錄完畢。」將資料輸入電腦系統中,一般多指將資料置入主資料庫而言。 網路上指使用者利用已注冊的名字與密碼上網,取得使用權力。為英語Login 的義譯。主要目的是確定個別使用者有使用系統的權力及讓系統能夠建立好個別使用者的工作環境。 |
實錄 | 實錄 shílù(1) ∶符合實際的記載這本日記是他晚年生活的實錄(2) ∶正式錄音、錄像辭典解釋實錄 shí lù ㄕˊ ㄌㄨˋ 據實的記載。 《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贊曰》:「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 史體的一種。于一帝崩后,取其起居注、日錄、時政記等記注之作,并詔令章奏等,年經月緯,匯而成編。如《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周興嗣梁皇帝實錄三卷,記武帝事。 記述私人事跡的著作。如《四庫提要》、史部傳記類存目有孔氏實錄一卷,不著撰人名氏 。 |
附錄 | 附錄 fùlù 附在書刊正文后面的有關文章或資料這些附錄占六頁篇幅辭典解釋附錄 fù lù ㄈㄨˋ ㄌㄨˋ 附于正文之后的記錄或參考資料。 如:「這一部分,頗受爭議,你最好在附錄處說明。」 |
筆錄 | 筆錄 bǐlù 用筆記錄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筆錄 bǐlù 記錄下來的文字辭典解釋筆錄 bǐ lù ㄅㄧˇ ㄌㄨˋ 用筆記載登錄。 如:「他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以便隨時筆錄心得感想。」依據口述而記錄下來的文字。 如:「審判筆錄」、「訊問筆錄」。 |
分類查看組詞
錄字組詞(2個字)
記錄
紀錄
錄取
目錄
錄用
錄像
錄音
收錄
名錄
語錄
錄制
著錄
登錄
實錄
附錄
筆錄
摘錄
抄錄
輯錄
節錄
攝錄
采錄
圖錄
選錄
翻錄
謄錄
錄放
編錄
過錄
迻錄
灌錄
撮錄
齒錄
鈔錄
簿錄
甄錄
雜錄
錄聲
錄事
錄錄
檢錄
報錄
農錄
野錄
追錄
專錄
祖錄
譔錄
越錄
執錄
驅錄
欽錄
冥錄
詳錄
不錄
同錄
鬼錄
移錄
劬錄
訖錄
僧錄
脞錄
撰錄
錄子
武錄
剟錄
天錄
樂錄
總錄
錄科
逮錄
司錄
要錄
令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