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字組詞 杼的詞語
杼字的常見組詞有:機杼、機杼、投杼之疑、斷杼擇鄰、鳴杼、杼雲、獨出機杼、軸杼、鴛杼、杼廁、鳳杼、杼機、杼柚、投杼之惑、曾母投杼、自出機杼、別出機杼、自出機杼、杼軸其空、杼軸、杼柚空虛、杼柚其空、機杼一家、機杼一家、杼情、斷杼擇鄰、疏杼、杼栗、杼軸、杼機,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杼字的意思
zhù 古代指梭。
含有杼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機杼 | 機杼 jīzhù 指織布機。杼,織布梭子成于機杼。——《后漢書·列女傳》不聞機杼聲。——《樂府詩集·木蘭詩》辭典解釋機杼 jī zhù ㄐㄧ ㄓㄨˋ 杼,紡織的工具。機杼指織布機。 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唐.李白〈贈范金卿〉詩二首之二:「百里雞犬靜,千廬機杼鳴。」 紡織。 《南齊書.卷二六.王敬則傳》:「機杼勤苦,匹裁三百。」 比喻創作詩文的巧思、結構。 《魏書.卷八二.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胸臆,心中的意想。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有一禮官,恥為此讓,苦欲留連,強加考核。機杼既薄,無以測量。」 《清史稿.卷一三六.兵志七》:「汽?船身 ,皆考究圖說,自出機杼。」 近義詞心裁 |
機杼 | 機杼 jīzhù 指織布機。杼,織布梭子成于機杼。——《后漢書·列女傳》不聞機杼聲。——《樂府詩集·木蘭詩》辭典解釋機杼 jī zhù ㄐㄧ ㄓㄨˋ 杼,紡織的工具。機杼指織布機。 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唐.李白〈贈范金卿〉詩二首之二:「百里雞犬靜,千廬機杼鳴。」 紡織。 《南齊書.卷二六.王敬則傳》:「機杼勤苦,匹裁三百。」 比喻創作詩文的巧思、結構。 《魏書.卷八二.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胸臆,心中的意想。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有一禮官,恥為此讓,苦欲留連,強加考核。機杼既薄,無以測量。」 《清史稿.卷一三六.兵志七》:「汽?船身 ,皆考究圖說,自出機杼。」 近義詞心裁英語 a loom |
投杼之疑 | 投杼之疑 tóuzhùzhīyí 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投杼之疑,比喻沒有事實依據的謠言所造成的疑慮辭典解釋投杼之疑 tóu zhù zhī yí ㄊㄡˊ ㄓㄨˋ ㄓ ㄧˊ 比喻謠言眾多,就連最親信的人也會動搖堅定的信念。參見「投杼」條。 《周書.卷三二.唐瑾傳》:「孤知此人來二十許年,明其不以利干義。向若不令檢視,恐常人有投杼之疑,所以益明之耳。」 |
斷杼擇鄰 | |
鳴杼 | 1.指織具,梭子。 |
杼雲 | 狀如織梭之云。 |
獨出機杼 | 辭典解釋獨出機杼 dú chū jī zhù ㄉㄨˊ ㄔㄨ ㄐㄧ ㄓㄨˋ 機杼,織布機。獨出機杼指織出不同花紋的錦、緞,比喻創作或見解獨具巧思,不落俗套。 如:「這篇文章獨出機杼,文學價值很高。」近義詞別出心裁 |
軸杼 | 1.軸和杼,紡織機上的兩個部件。指代紡織機。 |
鴛杼 | 織布梭子的美稱。 |
杼廁 | 清除廁所。 |
鳳杼 | 對織機的美稱。借指織女。 |
杼機 | 1.織機。 2.比喻思考的契機。猶胸臆。 |
杼柚 | 1.亦作"杼軸"。 2.織布機上的兩個部件,即用來持緯(橫線)的梭子和用來承經(直線)的筘。亦代指織機。 3.指紡織。 4.泛指女子紡織持家之勞。 5.借指工商之事。 6.比喻詩文的組織﹑構思。 7.猶營謀。 8.猶樞要。 |
投杼之惑 | 辭典解釋投杼之惑 tóu zhù zhī huò ㄊㄡˊ ㄓㄨˋ ㄓ ㄏㄨㄛˋ 比喻謠言眾多,就連最親信的人也會動搖堅定的信念。參見「投杼」條。 《北齊書.卷三.文襄帝紀》:「當是不逞之人,曲為無端之說,遂懷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 |
曾母投杼 | 辭典解釋曾母投杼 zēng mǔ tóu zhù ㄗㄥ ㄇㄨˇ ㄊㄡˊ ㄓㄨˋ 曾母,指曾參的母親。杼,織布用的梭。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聽說曾參殺人,終于心生恐懼,丟下手中梭具逾墻逃走。比喻流言可畏或誣枉的災禍。《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朕以不明,雖有曾母投杼之疑,猶冀言者不信,以為國福。」南朝梁.簡文帝〈六根懺文〉:「讒言三至,曾母投杼,端木一說,越霸吳亡。」也作「曾參殺人」。 |
自出機杼 | 亦作“自出機軸”。辭典解釋自出機杼 zì chū jī zhù ㄗˋ ㄔㄨ ㄐㄧ ㄓㄨˋ 比喻詩文的組織、構思,別出心裁,獨創新意。 《魏書.卷八二.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近義詞別出心裁反義詞襲人故智 |
別出機杼 | 猶別出心裁。 辭典解釋別出機杼 bié chū jī zhù ㄅㄧㄝˊ ㄔㄨ ㄐㄧ ㄓㄨˋ 機杼,織布機。別出機杼比喻創作另辟途徑,不落俗套。 宋.樓鑰〈跋李伯和所藏書畫薄薄酒〉二篇之二:「詞人務以相勝,似不若別出機杼。」 近義詞別開生面﹑別具匠心﹑別具一格﹑別出心裁 |
自出機杼 | 亦作“自出機軸”。辭典解釋自出機杼 zì chū jī zhù ㄗˋ ㄔㄨ ㄐㄧ ㄓㄨˋ 比喻詩文的組織、構思,別出心裁,獨創新意。 《魏書.卷八二.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近義詞別出心裁反義詞襲人故智 |
杼軸其空 | 辭典解釋杼軸其空 zhù zhóu qí kōng ㄓㄨˋ ㄓㄡˊ ㄑㄧˊ ㄎㄨㄥ 原料用盡,無布可織。語本《詩經.小雅.大東》:「小東大東,杼柚其空。」后用以比喻家貧如洗,一無所有。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家貧甚,而伉儷頗相得,屆天中節,杼軸其空,幾不能舉火。」 |
杼軸 | 見“杼柚 ”。辭典解釋杼軸 zhù zhóu ㄓㄨˋ ㄓㄡˊ 織布機上用來持理緯線,使經線能穿入的器具,稱為「杼」。承受經線的器具,稱為「軸」。后亦指紡織機。 漢.揚雄《法言.先知》:「田畝荒,杼軸空,之謂斁。」 唐.李白〈兗州任城縣令廳壁記〉:「農無游手之夫,杼軸和鳴。」 紡織。 《淮南子.說林》:「黼黻之美,在于杼軸。」 南朝宋.顏延之〈為織女贈牽牛〉詩:「非怨杼軸勞,但念芳菲歇。」 舊時男耕女織,因以杼軸代稱妻子或婦女。 南朝梁.何遜〈為衡山侯與婦書〉:「遲枉瓊瑤,慰其杼軸。」 比喻詩文的組織、構思。 《文選.陸機.文賦》:「雖杼軸于予懷,怵佗人之我先。」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觀史遷之報任安,東方〔朔〕之〔難〕公孫,…… 并杼軸乎尺素,抑揚乎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