炯字組詞 炯的詞語
炯字的常見組詞有:炯炯、炯然、炯戒、炯鑒、陳炯明、炯蹟、炯跡、炯燭、炯爾、炯奕、歐陽炯、淒炯、炯誡、炯鑑、炯爾、炯燿、炯燭、炯耀、炯鑒、炯晃、炯心、炯眼、炯漆、炯炯有神、炯炯有光、炯冷、炯介、炯跡、炯誡、炯朗,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炯字的意思
jiǒng 明亮:炯然。
含有炯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炯炯 | 炯炯 jiǒngjiǒng 明亮——多用于目光兩眼炯炯有神辭典解釋炯炯 jiǒng jiǒng ㄐㄩㄥˇ ㄐㄩㄥˇ 光明、光亮。 宋.周邦彥〈蝶戀花.月皎驚烏棲不定〉詞:「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看那先生細瘦,通眉長爪,雙眸炯炯,知他不是庸流,便也一見如故。」 明察。 清.龔自珍〈戒將歸文〉:「精炯炯其獨寤兮,物溫溫其燭楹。拂清輝而不御兮,嫌太陰之尚墮乎。」 張目不眠。 三國魏.陳琳〈止欲賦〉:「宵炯炯以不寐,晝舍食而忘饑。」 英語 bright (eyes)?, shining德語 strahlend (Augen)? (Adj)?法語 brillant |
炯然 | 炯然 jiǒngrán(1) ∶明白的樣子炯然不惑(2) ∶形容明亮炯然如日(3) ∶眼光銳利兩目炯然 |
炯戒 | 炯戒 jiǒngjiè(1) 十分明顯的警戒或鑒戒所以昭炯戒。——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2) 也作“炯誡” |
炯鑒 | 1.亦作"烱鑒"。 2.明顯的鑒戒。 辭典解釋炯鑒 jiǒng jiàn ㄐㄩㄥˇ ㄐㄧㄢˋ 昭明顯著的鑒戒。 如:「所謂暴政必亡,夏桀商紂均為炯鑒。」 |
陳炯明 | (1877-1933)廣東軍閥。廣東海豐人。1909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1920年任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鼓吹“聯省自治”,反對孫中山北伐統一的主張,1922年4月被孫中山免職。同年6月發動武裝叛亂。1923年被孫中山領導的討賊軍擊敗,退守東江、潮梅一帶。1925年所部被廣東革命軍殲滅。后死于香港。辭典解釋陳炯明 chén jiǒng míng ㄔㄣˊ ㄐㄩㄥˇ ㄇㄧㄥˊ 人名。(西元1877~1933)?字競存,廣東海豐人。廣東法政學堂畢業。入同盟會,參與辛亥三二九之役。廣東光復,任副都督,后代理都督。護法之役,任粵軍總司令、廣東省長、陸軍部長兼內政部長。民國十一年叛變,十四年被討平。 英語 Chen Jiongming (1878-1933)?, a leading warlord of Guangdong faction, defeated in 1925 and fled to Hong Kong法語 Chen Jiongming |
炯蹟 | 光榮的行狀。 |
炯跡 | 光榮的行狀。 |
炯燭 | 明亮的燭火。 |
炯爾 | 1.明顯貌。 |
炯奕 | 亦作“烱奕 ”。光明貌。 |
歐陽炯 | 辭典解釋歐陽炯 ōu yáng jiǒng ㄡ ㄧㄤˊ ㄐㄩㄥˇ 人名。(西元895~971)?五代詞家。華陽人,事前后蜀,官至宰相。后入宋,官至翰林學士。其詞作風極委婉之致,作品收入《花間集》中。 |
淒炯 | 形容目光明亮而冷峻。 |
炯誡 | 1.見"炯戒"。 辭典解釋炯誡 jiǒng jiè ㄐㄩㄥˇ ㄐㄧㄝˋ 明顯的警惕。《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夫史籍,帝王之實錄,將來之炯誡,今之所以觀往,后之所以知今。」也作「炯戒」。 |
炯鑑 | 1.亦作"烱鑒"。 2.明顯的鑒戒。 辭典解釋炯鑒 jiǒng jiàn ㄐㄩㄥˇ ㄐㄧㄢˋ 昭明顯著的鑒戒。 如:「所謂暴政必亡,夏桀商紂均為炯鑒。」 |
炯爾 | 1.明顯貌。 |
炯燿 | 1.猶榮耀。 |
炯燭 | 明亮的燭火。 |
炯耀 | 1.猶榮耀。 |
炯鑒 | 1.亦作"烱鑒"。 2.明顯的鑒戒。 辭典解釋炯鑒 jiǒng jiàn ㄐㄩㄥˇ ㄐㄧㄢˋ 昭明顯著的鑒戒。 如:「所謂暴政必亡,夏桀商紂均為炯鑒。」 |
炯晃 | 1.亦作"烱晃"。 2.光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