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字組詞 琵的詞語
琵字的常見組詞有:琵琶、琵琶骨、琵琶行、別抱琵琶、琵琶錄、琵琶舊語、六弦琵琶、琵琶記、琵琶調、琵琶胡語、琵琶別調、琵琶魚、琵琶鮫、琵琶譜、琵琶蟲、反彈琵琶、黑面琵鷺、琵琶別調、銅琵鐵板、琵琶別抱、搊琵琶、彈琵琶、別抱琵琶、琵琶別弄、琵琶湖、琵琶槽、琵琶別弄、琵琶舊語、琵琶亭、琵琶蟲,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琵字的意思
pí 〔琵琶〕撥弦樂器。體半梨形,曲頸,四弦。戴假指甲彈奏。音域廣闊(能奏所有半音),音色獨特,技法豐富。常用于獨奏、合奏和伴奏。
含有琵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琵琶 | 琵琶 pípa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辭典解釋琵琶 pí pa ㄆㄧˊ ˙ㄆㄚ 樂器名。秦代人民根據鼗的形式創出直柄、圓形音箱的彈撥樂器,至秦漢不斷改進,定型為四弦十二品位,用手彈撥的樂器。西元四世紀,西域文化交流,致使半梨形音箱,四弦四柱的琵琶傳入內地。唐、宋以來在這兩種琵琶基礎上不斷改進,逐漸形成現今半梨形音箱,以桐木板蒙面,琴頸向后彎曲,琴桿與琴面上設四相九至十三品、四弦的琵琶。除用于歌唱、曲藝、戲曲和歌舞伴奏外,也用于樂器的合奏、伴奏和獨奏。 也稱為「鼙婆」。英語 pipa, Chinese lute, with 4 strings, a large pear-shaped body and a fretted fingerboard德語 Pipa (Mus)?, Laute (S, Mus)?法語 pipa (instrument de musique)? |
琵琶骨 | 琵琶骨 pípagǔ 肩胛骨辭典解釋琵琶骨 pí pá gǔ ㄆㄧˊ ㄆㄚˊ ㄍㄨˇ 位于胸腔上部,頸下兩旁與肩胛相聯的骨骼。 也稱為「鎖骨」。 |
琵琶行 | 琵琶行 Pípaxíng 詩篇名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辭典解釋琵琶行 pí pá xíng ㄆㄧˊ ㄆㄚˊ ㄒㄧㄥˊ 詩名。唐白居易所撰長篇敘事詩。七言古詩。詩中描述一位歌妓的悲涼遭遇,并因而觸發自己政治上失意的感嘆。 英語 Song of the Pipa Player, long poem by Tang poet Bai Juyi 白居易 |
別抱琵琶 | 指改嫁。亦指移情他人。 |
琵琶錄 | 辭典解釋琵琶錄 pí pá lù ㄆㄧˊ ㄆㄚˊ ㄌㄨˋ 樂府雜錄的別名。參見「樂府雜錄」條。 |
琵琶舊語 | 1.《宋書.樂志一》:"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后以"琵琶胡語"﹑"琵琶舊語",表示對外屈辱求和之意。 辭典解釋琵琶舊語 pí pá jiù yǔ ㄆㄧˊ ㄆㄚˊ ㄐㄧㄡˋ ㄩˇ 漢代王昭君嫁到匈奴去和親的故事。借指南宋和金人之議和。 宋.張元干〈賀新郎.曳杖危樓〉詞:「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
六弦琵琶 | 見"六弦琴"。 |
琵琶記 | 辭典解釋琵琶記 pí pá jì ㄆㄧˊ ㄆㄚˊ ㄐㄧˋ 傳奇名。明高明作,演蔡邕與趙五娘的故事。 |
琵琶調 | 辭典解釋琵琶調 pí pá diào ㄆㄧˊ ㄆㄚˊ ㄉㄧㄠˋ 明高明《琵琶記》劇中的曲調。 清.侯方域《李姬傳》:「尤工『琵琶調』,然不輕發也。」 |
琵琶胡語 | 見"琵琶舊語"。 |
琵琶別調 | 猶琵琶別抱。指婦女改嫁。參見:琶琶別抱 |
琵琶魚 | 辭典解釋琵琶魚 pí pá yú ㄆㄧˊ ㄆㄚˊ ㄩˊ ??的別名。參見「??」條。 英語 anglerfish德語 Angler (S)? |
琵琶鮫 | 辭典解釋琵琶鮫 pí pá jiāo ㄆㄧˊ ㄆㄚˊ ㄐㄧㄠ 動物名。一種魚。胸鰭、腹鰭闊大,體形略扁,長約一點八公尺。鱗堅硬、皮粗,背呈黑褐色,有淡赤色斑點,眼后有排水孔,腹部呈白色;棲于深海沙底。 |
琵琶譜 | 辭典解釋琵琶譜 pí pá pǔ ㄆㄧˊ ㄆㄚˊ ㄆㄨˇ 琵琶演奏的樂譜。注有弦序符號和左、右手的指法符號。這些符號原是用漢字簡寫制定,然因流派不同有符號使用不一致的現象,近年經不斷的改進,已漸趨簡明、統一。 |
琵琶蟲 | 虱的別名。 辭典解釋琵琶蟲 pí pá chóng ㄆㄧˊ ㄆㄚˊ ㄔㄨㄥˊ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為一種害蟲,生長于人畜身上,會吸血,傳染疾病。 也稱為「放屁蟲」。 |
反彈琵琶 | 辭典解釋反彈琵琶 fǎn tán pí pa ㄈㄢˇ ㄊㄢˊ ㄆㄧˊ ˙ㄆㄚ 大陸地區比喻抓住問題根本,將工作從頭做過。 如:「讓我們來個反彈琵琶,從頭做起。」 |
黑面琵鷺 | 辭典解釋黑面琵鷺 hēi miàn pí lù ㄏㄟ ㄇㄧㄢˋ ㄆㄧˊ ㄌㄨˋ 動物名。鳥綱朱鷺科。黑色的嘴呈湯匙狀,體形似白鷺,全身羽毛為白色,后頸于夏季長出黃色羽冠。通常生活在海濱、沼澤、河口及水田等地,以魚蝦、螺類為食物。在大陸東北地區及朝鮮半島繁殖,冬季遷移到華南、臺灣和印度半島等地。 如:「黑面琵鷺的分布,以臺灣地區的數目最多。」 |
琵琶別調 | 猶琵琶別抱。指婦女改嫁。參見:琶琶別抱 |
銅琵鐵板 | 辭典解釋銅琵鐵板 tóng pí tiě bǎn ㄊㄨㄥˊ ㄆㄧˊ ㄊㄧㄝˇ ㄅㄢˇ 銅琵、鐵板為伴奏激昂歌曲的樂器。宋代有善謳幕士曾以「抱銅琵琶,執鐵綽板」比喻蘇東坡的詞風。見宋.俞文豹《吹劍續錄》。后遂用銅琵鐵板形容文詞豪邁激昂。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九回》:「銅琵鐵板聲聲恨,馥殘膏字字哀。」 |
琵琶別抱 | 唐白居易《琵琶行》有"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句,后以"琵琶別抱"指婦女改嫁。 辭典解釋琵琶別抱 pí pá bié bào ㄆㄧˊ ㄆㄚˊ ㄅㄧㄝˊ ㄅㄠˋ 婦女改嫁。今對于女子結識新的男友,常稱為「琵琶別抱」。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一.槐西雜志一》:「雖琵琶別抱,已負舊恩,然身去而心留,不猶愈于同床各夢哉。」 《廿載繁華夢.第三四回》:「妾受老爺厚恩,誓死不足圖報,安肯琵琶別抱,以負老爺,望老爺安心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