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字組詞 熹的詞語
熹字的常見組詞有:熹微、微熹、熹娛、熹爛、熹平石經、熹平、自熹、福熹、赫熹、火熹微、熹娛、熹炭、熹爛、熹合、熹平石經、朱熹、晨光熹微,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熹字的意思
xī 1.天亮:熹微。2.明亮:星熹。
含有熹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熹微 | 熹微 xīwēi 微明,光未盛的樣子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辭典解釋熹微 xī wéi ㄒㄧ ㄨㄟˊ 天剛亮陽光微薄的樣子。 《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微熹 | 微熹 wēixī 指陽光不強烈陽光微熹 |
熹娛 | 謂游適嬉戲。熹,通"嬉"。 |
熹爛 | 1.亦作"熺爛"。 2.燦爛的光彩。 |
熹平石經 | 東漢時所刻碑石經書。漢靈帝熹平四年根據蔡邕等正定經本文字的建議始刻,訖至光和六年,凡歷九年而成。共刻四十六石碑,用隸書一體寫成,立于太學講堂前的東側,有《魯詩》﹑《尚書》﹑《周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種經文,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太學遺址在今河南省偃師縣朱家圪垱村。 辭典解釋熹平石經 xī píng shí jīng ㄒㄧ ㄆㄧㄥˊ ㄕˊ ㄐㄧㄥ 東漢靈帝熹平年間,據蔡邕等奏,準正定六經文字所刻的碑石經文。有《魯詩》、《尚書》、《周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種石經。后亡失殆盡,近世續有殘石出土。以漢隸寫成,用筆沖和,結體方整,應規入矩,波磔不夸張,為當時國定標準字體。 英語 Xiping steles, calligraphic work on carved stele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25-220 AD)? |
熹平 | 辭典解釋熹平 xī píng ㄒㄧ ㄆㄧㄥˊ 東漢靈帝的年號(西元172~178)?。 |
自熹 | 見"自喜"。 |
福熹 | 見"福喜"。 |
赫熹 | 指烈日。 |
火熹微 | 辭典解釋火熹微 huǒ xī wéi ㄏㄨㄛˇ ㄒㄧ ㄨㄟˊ 燈火微明。 明.凌蒙初《紅拂記.第一出》:「出一重寶閣也錦離披,過一重朱戶也鎖葳蕤,到一重營帳也火熹微。」 |
熹娛 | 謂游適嬉戲。熹,通"嬉"。 |
熹炭 | 1.亦作"熺炭"。 2.未全熄滅的炭火。 |
熹爛 | 1.亦作"熺爛"。 2.燦爛的光彩。 |
熹合 | 1.和諧。 |
熹平石經 | 東漢時所刻碑石經書。漢靈帝熹平四年根據蔡邕等正定經本文字的建議始刻,訖至光和六年,凡歷九年而成。共刻四十六石碑,用隸書一體寫成,立于太學講堂前的東側,有《魯詩》﹑《尚書》﹑《周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種經文,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太學遺址在今河南省偃師縣朱家圪垱村。 辭典解釋熹平石經 xī píng shí jīng ㄒㄧ ㄆㄧㄥˊ ㄕˊ ㄐㄧㄥ 東漢靈帝熹平年間,據蔡邕等奏,準正定六經文字所刻的碑石經文。有《魯詩》、《尚書》、《周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種石經。后亡失殆盡,近世續有殘石出土。以漢隸寫成,用筆沖和,結體方整,應規入矩,波磔不夸張,為當時國定標準字體。 |
朱熹 | (1130-1200)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在哲學上發展了二程(顥、頤)關于理氣關系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世稱程朱學派。認為理氣相依而不能相離,但“理在先,氣在后”。主張啟發式教育方法,反對死記硬背。對經學、史學、文學以及自然科學也有研究與貢獻。著作有《四書集注》、《朱子語類》、《朱文公文集》等。辭典解釋朱熹 zhū xī ㄓㄨ ㄒㄧ 人名。(西元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庵、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曾講學于建陽考亭,因號考亭,晚筑草堂于云谷山,又號云谷老人。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謚文,后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寶慶中贈太師,追封信國公、徽國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編次著述之書甚多,所注四書,明清科舉奉為程準。 英語 Zhu Xi or Chu Hsi (1130-1200)?, also known as Master Zhu 朱子, Song dynasty Confucian writer and propagandist, founder of neo-Confucianism德語 Zhu Xi (Neokonfuzianer)? (Eig, Pers, 1130 - 1200)?法語 Zhu Xi |
晨光熹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