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字組詞 臍的詞語
臍字的常見組詞有:臍帶、肚臍、噬臍何及、噬臍、團臍、臍風、霜臍、轉臍、麝臍香、釜臍墨、麝臍、下臍、膃肭臍、魚臍、噬臍無及、噬臍莫及、蟹臍、蛇臍、然臍、燃臍、臍燃、臍香、臍噬、臍梗、磨臍、酒到臍、尖臍、鍋臍灰、葧臍、脖臍,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臍字的意思
qí 1.肚臍,在腹正中,人出生后臍帶脫落結疤后的凹陷處。2.螃蟹肚子底下的甲殼:尖臍。團臍。
含有臍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臍帶 | 臍帶 qídài 起自臍部的索條狀器官,連接胎兒與胎盤,內含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辭典解釋臍帶 qí dài ㄑㄧˊ ㄉㄞˋ 連接胎兒與胎盤的帶狀構造,內含臍動脈與臍靜脈,胎兒經此由母體吸取養分并排出廢物。 |
肚臍 | 肚臍 dùqí 肚子中間臍帶脫落的地方辭典解釋肚臍 dù qí ㄉㄨˋ ㄑㄧˊ 臍帶脫落后在腹部所留下的痕跡。 也稱為「肚臍眼」。 |
噬臍何及 | 噬臍何及 shìqí-héjí 噬:咬;及;到。當后悔時,像用嘴咬不著自己的肚臍那樣,沒有用的。后來就用“噬臍何及”比喻后悔也來不及 辭典解釋噬臍何及 shì qí hé jí ㄕˋ ㄑㄧˊ ㄏㄜˊ ㄐㄧˊ 語本《左傳.莊公六年》:「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后君噬齊,其及圖之乎?」用嘴咬自己的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喻后悔已遲。《隋書.卷七○.李密傳》:「但今英雄競起,實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噬臍何及!」也作「噬臍莫及」、「噬臍無及」。 |
噬臍 | 噬臍 shìqí 比喻后悔不及若不早圖,后君噬臍。——《左傳·成公六年》辭典解釋噬臍 shì qí ㄕˋ ㄑㄧˊ 用嘴咬自己的肚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比喻后悔已遲。漢.揚雄〈太玄賦〉:「豈愒寵以冒災兮,將噬臍之不及。」《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少正纂位之罰,徒使血污闕庭,生靈涂炭,彼時悔之亦噬臍矣。」也作「噬齊」。 |
團臍 | 團臍 tuánqí(1) ∶螃蟹肚子下面的甲是圓形的(雌蟹的特點,區別于“尖臍”)今天買的螃蟹都是團臍的(2) ∶指雌蟹辭典解釋團臍 tuán qí ㄊㄨㄢˊ ㄑㄧˊ 雌蟹的腹甲呈圓形,故稱為「團臍」。 宋.蘇軾〈揚州以土物寄少游〉詩:「鮮鯽經年秘醽醁,團臍紫蟹脂填腹。」 |
臍風 | 臍風 qífēng 病名。又名風搐、七日口噤、四六風、七日風。即新生兒破傷風。系由于斷臍不潔,感染外邪所致辭典解釋臍風 qí fēng ㄑㄧˊ ㄈㄥ 病名。指新生兒的破傷風。因用不潔的器具切斷臍帶,或是臍帶脫落過早,傷口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有牙關緊閉、痙攣等癥狀,嚴重時則導致臉部發青、呼吸急促。 |
霜臍 | 指蟹。蟹霜后肥美﹐故稱。 |
轉臍 | 1.磨心的轉軸。 |
麝臍香 | 即麝香。 |
釜臍墨 | 1.鍋底炱灰。俗稱鍋底墨﹐亦稱釜煤﹐入藥。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土一.釜臍墨》。 |
麝臍 | 雄麝的臍,麝香腺所在。借指麝香。 |
下臍 | 忘懷。 |
膃肭臍 | 一名海狗腎。海狗的陰莖和睪丸。入中藥﹐有補腎等作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膃肭獸》。 辭典解釋膃肭臍 wà nà qí ㄨㄚˋ ㄋㄚˋ ㄑㄧˊ 以膃肭的陰莖及睪丸與臍連接,斷取入藥,作為滋養藥品,稱為「膃肭臍」。 也稱為「海狗腎」。 |
魚臍 | 指魚腹肥腴的部分。 |
噬臍無及 | 1.亦作"噬臍莫及"。 2.自咬腹臍夠不著。比喻后悔不及。 辭典解釋噬臍無及 shì qí wú jí ㄕˋ ㄑㄧˊ ㄨˊ ㄐㄧˊ 比喻后悔已遲。參見「噬臍何及」條。 明.朱鼎《玉鏡記.第二九出》:「事在預防,若待羽翼成后,噬臍無及。」 |
噬臍莫及 | 語出《左傳·莊公六年》:“若不早圖,后君噬齊,其及圖之乎?”齊:同“臍”。意謂若不早作打算,以后就會像咬自己的肚臍而夠不著一樣沒有辦法了。后以“噬臍莫及”比喻后悔莫及。辭典解釋噬臍莫及 shì qí mò jí ㄕˋ ㄑㄧˊ ㄇㄛˋ ㄐㄧˊ 比喻后悔已遲。參見「噬臍何及」條。 明.陸采《懷香記.第二八出》:「差之毫厘,繆以千里,倘有后悔,噬臍莫及。」 近義詞追悔不及 |
蟹臍 | 俗稱蟹的腹部。雄者狹長﹐稱尖臍;雌者圓闊﹐稱團臍。 |
蛇臍 | 古注輦國所產的一種花。 |
然臍 | 《后漢書.董卓傳》:"呂布斬董卓,尸之于市。天時始熱,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臍中,光明達曙。"后以"然臍"為奸佞可悲下場的典實。 |
燃臍 | 1.《后漢書.董卓傳》:"乃尸卓于市。天時始熱,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臍中,光明達曙,如是積日。"后遂以"燃臍"指元兇伏法。 辭典解釋燃臍 rán qí ㄖㄢˊ ㄑㄧˊ 東漢董卓殘暴專橫而身體肥胖,士卒、百姓在他被殺后,為了泄恨,在他肚臍點上火,像點燈一樣。見《后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后世遂用以表示誅殺惡賊,大快人心。「燃」文獻異文作「然」。唐.沈佺期〈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詩:「五方思寄刃,萬姓喜然臍。」也作「燃腹」。 |